閱讀歷史 |

第359章 太子之證 (第1/2頁)

加入書籤

“爾等士子素來敬仰太子,甚至不少人以成為太子門生為榮,可終究不解太子深意,此時還非議太子。”老朱雙指輕叩桌面,緩緩搖頭道:“此舉當真狂悖,也屬實可悲!”

聽到老朱的訓斥,本就心思單純,尚且對朱標依舊多有敬意的眾多士子直覺羞愧難當。

特別是看到老朱那一副嘆息扼腕的模樣,不少士子心中動容,忙上前行禮道:

“還請老先生賜教!”

“還請老先生賜教~”

微微抿了口茶後,老朱淡淡道:“太子運送玉石是假,修建貫穿南北的道路才是真!”

“啊?”

此話一出。

諸多士子相互對視,似乎在確定老朱所言。

而老朱身旁的劉和也是心頭一顫。

按說運送玉石乃是為了修路,此乃機密。

多少朝臣都不清楚,因此自當不該與這些士子言說。

可老朱卻毫不忌諱,直接將其中緣由告訴眼前這些個士子。

不得不說,今日的老朱當真寬容的有些反常。

“那”其中一名士子還有些疑惑,小心問道:“老先生,為何太子事先不曾言明。”

“若直接言明是為修路,太子名聲也不會受損”

那士子話音落下的瞬間。

呂思平似捉到救命稻草般,忙跟著一併說道:

“沒錯!”

“修建南北貫穿之道路,乃利國利民之策。若太子事先言明,哪有陛下當面訓斥一說!”

“老先生此時之言,不過是為太子強辯罷了!”

倒不是呂思平對朱標有什麼敵意,不顧一切也要讓朱標名聲掃地。

他只是沒忘記費成仁交代給他的任務。

而且他也不是傻子。

既然費成仁明日便要進言,勸阻朝廷運送玉石。無論皇帝是否允准,那費成仁清流諍臣之名,必然能被廣為傳頌。

只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朱標運送玉石乃是昏聵之舉。

若士子均信服運送玉石是假,修建道路是真。均認為朱標下令運送玉石乃是謀之甚遠。

那明日費成仁勸阻運送玉石,非但不能證明他是清流正臣,反而還說明他是個不知朱標良苦用心痴傻蠢笨的迂腐愚直!

也是因此。

此刻的呂思平一心只想坐實朱標當真昏聵。

然而。

聽到呂思平還敢開口,老朱很是厭惡的瞥了他一眼,旋即又將目光看向那些憨直但本心不壞計程車子。

“你等雖有報國勸諫之心,可終究不涉官場,不知官場其中門道。”

“若太子一早言說修建南北貫通之道路,縱然陛下同意,可也會一拖再拖。”

“畢竟當下我朝財政不僅要支應國戰的軍需開支,更要準備諸多慶典。需要銀錢的地方的確太多了些,而修路卻並非迫在眉睫,故而朝廷、戶部一定會拖延工期。”

“然太子以喜好玉石,以充皇陵為由,自是讓百官重視,將修路提上日程,也是將此事定為國之要務!”

被老朱這麼一說。

方才還心有疑問的諸多士子連連點頭。

“而且!”老朱繼續道:“若直接言明修建道路,各級官員絕不會像為太子運送玉石這般上心。”

“各級官員,地方官府甚至還會借修路一事,從中盤剝,中飽私囊。”

“然如今修路乃是為了給太子運送玉石,地方官員格外上心不說,也不會從中剋扣”

“胡扯!”

老朱話音剛落,就在不少士子感慨朱標用心良苦之時。

卻見呂思平再次跳出來,沒好氣道:

“我朝官員均為清廉正直之臣,縱有貪墨之徒,也只是少數。”

“怎麼在你口中,我朝官員竟大多都是貪墨枉法之輩!”

待呂思平說完,老朱實在覺得聒噪。

若不是不好在這些士子跟前亮明身份,呂思平這傢伙都不知要死多少次了。

“你方才所言”

見呂思平還準備開口,老朱微微示意。

劉和當即會意,徑直朝面前的呂思平走了過去。

下一秒。

只見劉和掄圓了胳膊,狠狠甩了呂思平幾個嘴巴。

“無知小兒,書齋先生沒教過你長者說話不可打斷?”

“你你”

呂思平滿臉悲憤,指著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