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9章 孤也沒錢 (第1/2頁)

加入書籤

“竟.....竟是如此.....” 老者心頭震撼之下,忙衝朱標離開的方向跪下,鄭重叩拜。 周圍百姓明白這所謂流放,竟是朱標保全他們之意後,也無不朝朱標離開的方向跪拜。 “老人家,通知同族之人收拾家當,不日太子殿下便會派人,親自護送你們前往東藩島。” “太子殿下還要派人護送?” “那是自然。”劉伯溫面容和煦,徐徐開口道:“此去東藩尚有百里,海上兇險,殿下豈能不派兵派船護送?” “太子殿下此等大恩,我等何以為報啊!” 看著一眾百姓再次朝朱標離開的方向叩拜。 劉伯溫沒有多說什麼,轉身朝泉州府衙走去。 只是一路上,劉伯溫低眉沉思,對朱標此番安排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要知道,東藩一島素來乃中原版圖。 可因其地處偏隅,中原王朝即便想要遷徙內地百姓,可終究不能如願。 畢竟故土難離,即便強行將百姓遷移過去。用不了幾年,遷移過去的百姓依舊會自己跑回來。 而朱標這恩威並施的法子一出,泉州百姓不僅心甘情願遷移到東藩島上,而且還要感念朱標仁德大恩。 如此一來,東藩島用不了幾年,便會成為納糧、納稅新的行省。 “拜見太子殿下。” 見劉伯溫回來,朱標微微點頭示意他落座。 旋即繼續衝沈世用道:“泉州港口已經完備,可東藩島上也要另外開設港口。” “凡來我大明經商之海外藩商,但凡在東藩島停靠,必須繳納關稅。” “殿下英明,只是建造港口的銀兩......” “三百萬兩!”朱標眉頭微皺,斬釘截鐵道:“孤曾向陛下求來三百萬,全數用於東藩島。” 聽到朱標這話,沈世用耷拉著腦袋,也不言語,更不領命。 這副樣子,顯然是嫌三百萬兩太少。 “有什麼難處,直說便是!” “錢....錢不夠!”沈世用壯著膽子說道。 “錢再多也沒有,只有這三百萬兩!” “殿下,蒲家家產還有謝林府上的贓款......” “那些錢你不用惦記!” 不等沈世用說完,朱標直接打斷道:“這些銀子不僅要為朝廷開展海貿做準備,其中一大部分都要交由泉州造船司。” “當年陳友諒擊敗元將陳友定,佔據福建、泉州等地後,便在泉州開設造船司。” “鄱陽湖大戰時,陳漢軍中的許多大船都是出自泉州造船司。” 說到這裡,朱標臉上閃過一抹冷色,旋即沉聲斥責道: “可孤就想不明白了。” “三丈高,十五丈長的大船,泉州造船司能給陳友諒造出來,到了咱大明卻又造不出來了。” “泉州這些個造船工匠當真是活夠了!” 此話一出,在場幾人紛紛下跪。 有那麼一瞬間,劉伯溫甚至覺得眼前之人並非太子朱標,而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特別是那最後一句話。 朱標的神態、語氣,和當年還是吳王的老朱簡直一模一樣。 “殿下息怒,想來.....” “無需藉口!” 不等沈世用說完,朱標輕聲打斷道:“孤已從鳳陽三司中調派人手,不日便抵達泉州造船司。” “此次從蒲、周兩家,以及謝林府上抄沒出的家產,朝廷一分不取,多半用於製造大船。” 聽到這話,劉伯溫眸光一凝。 朱標如此急切督造大船,看起來是為將來海貿做準備。 可事實上,大船隻需簡單改裝,加設火炮,便能作為戰船。 而朱標給泉州造船司撥出大量銀錢,更是從鳳陽三司中調派親信,主管泉州造船司。 這般在意,足可證明朱標是為將來的遠洋征戰作準備。 也是此時。 朱標看了沈世用一眼,意味深長道:“此次收繳而來的銀兩不能動。” “東藩島建設港口,以及安置泉州移民,只有孤向陛下求來的三百萬兩銀子!” “可....可是殿下....” 即便沈世用不想忤逆朱標,可三百萬兩銀子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殿下容稟!” 沈世用忙跪在朱標跟前,大有以死諫之的樣子,正色稟告道: “東藩島島上荒蕪,泉州百姓遷移過去,僅興建民房,聯合成鎮,修建衙門等等需要的銀兩,恐怕都要一百多萬。” “加上東藩島乃一孤島,自要派兵駐守。無論是選調中軍前往,亦或是由遷移之百姓組建,都需耗銀無數。” “更何況修建港口,設立關卡,更是一大筆銀子。” 也不怪沈世用饒舌。 即便對金銀數學不太敏感的沐英,聽沈世用說完也能明白其中的難處。 可是...... 朱標又怎會不知三百萬兩對建設東藩島來說太少。 可朱標也有自己的難處。 此次南巡,老朱雖有繩之不法世家,還百姓太平的念頭。 可也有為回京後那諸多慶典籌銀的打算。 蘇州、杭州自不必說,抄沒得來的世家之財,要麼用於開設紡織局、興建港口等興國之所,要麼用於撫卹百姓等為民之策。 泉州亦是如此! 一路下來,國庫壓根非但沒有分文進賬。 朱標前幾日還向老朱,向國庫索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