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6章 火過罪消 (第1/1頁)

加入書籤

“陛下與殿下在蘇州所行之事,前幾日便已傳到了杭州。” “那些個世家之人心中惶恐,故而聚集一起,甚至邀請倭寇入席,為的也無非是商量應對之對策。” “所以!下官藉機派人在陳家府邸周圍佈滿火油,一把大火將他們燒了個乾淨!” “為何如此?”沐英心頭不解,當即問道:“若他們真有不法,陛下、殿下路經杭州之時自會嚴懲。” “一場大火過後,你堂堂杭州知府揹負血債不說,世家罪行也不能公之於眾。” “吳江,你又何必如此?” 聽到沐英的疑問,吳江沒有第一時間開口,雙眸之中似藏有什麼般,默默看向前方的太子朱標。 沉吟半晌。 吳江輕咳一聲,這才沉聲說道: “和蘇州不同!” “杭州世家雖然欺行霸市,壓榨於民,可他們表面功夫卻是做的極好。” “而且陳家等世家早就派人在百姓之中散佈流言。” “稱殿下大興國戰,馬上又要迎娶側妃,故而朝廷正是用錢的時候......” 言至於此,吳江嘴巴微張卻沒有繼續發聲。 朱標自然知道世家如此,目的是什麼。 陳家等世家無非是要告訴百姓,自己和老爺子在蘇州懲治世家、富商,並非是世家、富商真有過錯。 而是朝廷為了大興國戰,天家為了諸多慶典,故而殘害蘇州世家,奪其家產。 饒是朱標也不得不承認,此番謠言的確很有殺傷力。 畢竟數十年前的北元朝廷便是為皇家慶典,對百姓橫徵暴斂,設立不少苛捐雜稅,取利於民。 在杭州城的老百姓看來,朱家的朝廷恐怕也是如此! “陛下愛民之心尤甚,百姓應該能夠甄別吧......” 沐英說完。吳江苦笑一聲,語氣愈發無奈說道: “平西侯,朝廷對江浙的賦稅可從未減免過,而且.....” “嗯。”見吳江似有顧慮般看向自己。 朱標明白他話裡有話,微微頷首,輕聲打斷道:“對江浙一地,朝廷沒有減免過賦稅,還增加過江浙一帶的賦稅。” 微微一頓,朱標不願說老朱的不是。 旋即下定論道:“陛下與江浙百姓之間互有誤解,若不然陳家所散佈謠言定不能流傳。” “倒也是苦了你這個杭州知府。” “想來若是朝廷能像恩待河南、河北等行省一般,減免杭州百姓賦稅。” “吳知府便能輕易扭轉陳家散佈朝廷取利於民的謠言。” “而且!” 朱標示意吳江坐在自己對面,繼續說道:“而且若朝廷恩待江浙,以吳知府之才恐怕早就解決了杭州的這些個世家!” “殿.....殿下......” 聽到朱標這話,吳江心頭悸動,此刻看向朱標的眼神竟滿滿都是感激。 吳江也當真沒有想到,朱標身為太子,大明儲君。 竟能體會他一個臣子的辛苦。 正如朱標所言,他吳江在杭州任上,從始至終都在向百姓傳播朝廷仁德。 想要解決杭州這些個世家,第一步便是安撫杭州百姓,讓杭州百姓歸心於朝廷。 可無奈! 皇爺不喜江浙,多次增加杭州賦稅。 因此他吳江在百姓面前說一萬句朝廷的好話,朝廷增加賦稅的訊息一旦傳來,那他先前所做也就成了徒勞。 若不然的話,他吳江對付杭州這些個世家怎麼可能一拖數年! “呼!”坐在朱標對面的吳江長舒口氣,旋即穩定心神繼續說道:“杭州這些世家詭譎機巧,擅於煽動百姓。” “多次拿出點點好處,給予百姓不說。” “而且還多次給不能繳納朝廷賦稅的百姓,借錢借糧。” “因此這些個世家在杭州一地名聲極好。” “也是因此!” 吳江眸光鄭重,看了朱標半晌這才默默說道:“也是因此,臣才等不到陛下、殿下抵達杭州再懲治這些個不法世家。” “臣才會以大火私刑,讓杭州世家盡數殞命!” 吳江說完,三人靜默無聲。 偌大府庫再無半點聲音,金銀玉器散發的耀眼光芒,好似不及眼前吳江的品行珍貴。 饒是沐英也聽的明白。 吳江以大火燒死杭州世家之人,乃是不想讓老朱、朱標揹負罵名。 不想讓杭州百姓誤解老朱、朱標,不想讓杭州百姓以為,朝廷真是為搜刮銀錢,枉顧世家性命。 “那.....那你方才為何求死?” 沐英說完。 這次不等吳江開口,朱標率先回答道: “孤在蘇州所行不夠完備,讓吳知府誤解了。” “大哥,蘇州世家之財清繳完畢後,用途乃是修建港口,擴大織布廠的規模。” “而且由朝廷出面,直接管轄織布廠和港口,並且僱傭百姓入其做工。” “所以吳知府恐怕以為孤也是個與民爭利的庸人。” “微臣有罪.....” 朱標說完,吳江面露羞愧,剛準備起身請罪。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