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7章 打出去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太子英明!” “太子英明!” 一時間,朱棡、常茂、徐允恭幾人忙朗聲開口。 幾人只感覺一團火焰自丹田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瞬間貫徹全身。 偏是此時。 湯鼎似想到了什麼,猶豫片刻後還是衝朱標低聲說道: “可是太子殿下,陛下建國之初便定下與民休息的國策。” “而且安南、暹羅等國對我大明也算恭順。” “若是相繼征討......” 湯鼎正準備往下說,一旁的李景隆從身後拽了他一下。 也是如此,湯鼎這才反應過來。 聽到他的話,朱棡、常茂、徐允恭幾人,此時正用很是不滿的目光盯著自己。 那眼神之中甚至多了幾分輕視,更有說不清的不滿。 縱然如此。 湯鼎微微一怔後,還是繼續說道: “太子殿下,臣先前衛戍西南,深知兩國之戰苦的是兩國邊境的百姓。” “且不說連徵數國有損我天朝威儀,諸小邦誤解我大明仗勢欺人。” “單說連年征戰,僅軍費便是一項巨大的開支,對全境百姓也是不小的負擔。” 說到此處,湯鼎不敢再去看朱棡的眼睛,垂著腦袋的同時低聲說道: “漢武帝北擊匈奴,饒擔負窮兵黷武之罵名。” “殿下若是連戰諸國,後世之名怕.....” “湯鼎,你太放肆了!” 聽到常茂呵斥,湯鼎將腦袋垂的更低,不敢繼續開口。 只不過朱標非但毫不介意,反而表情欣喜,大有讚賞之意看向湯鼎道: “湯鼎所言的確有理,此言也是中正之語。” “畢竟連徵諸國,最後的軍費、軍資還要著落在百姓賦稅身上。” “若是像前元一樣,只是大軍掃過,劫掠諸國錢財,殘殺諸國百姓卻不能長久而治。” “那還真是孤窮兵黷武,沒準大明在孤手上也只會像前元一般,曇花一現。” “殿下.....” “殿下.....” 聽到朱標自賤,徐允恭幾人連忙開口阻止。 而湯鼎看向朱標,忙搖頭說道:“太子大哥,臣絕無詛咒大明國運的意思。” “孤自然知道!” 安撫好湯鼎後,朱標環顧幾人,如兄弟之間攀談一般,隨意說道: “若是以前,我朝國庫收入只有百姓賦稅一項,連徵數國的財政壓力,的的確確要壓在百姓肩頭。” “可若是國庫收入不僅僅依靠百姓每年的賦稅呢?” 就在湯鼎愣神的功夫,朱標快速說道: “此次國戰,先是迎戰北元,後發兵高麗,如今對倭國出手。” “你們可知所有錢財出自何處?” 被朱標這麼一問,湯鼎、常茂等人自是不知。 他們還以為此次征討北元,發兵高麗、倭國的軍費,都還是百姓糧稅。 可李景隆向來熟悉朝廷六部,沒有片刻遲疑當即說道: “此戰之初,軍費乃是國戰之前,世家交出的家產,以及功勳武將交出的錢財。” “沒錯!”朱棡也跟著說道:“那些世家還有你們這些功勳之家不僅交出了家產,連同家中產業、土地也一併交了出來。” “太子大哥將那些土地、產業劃入宗正院管理,由鐵鉉代為掌控。” “如今每月能產銀近數萬兩!” “數萬兩?” 面對常茂、徐允恭的詫異,朱棡非但沒有驚訝,反而淡淡說道: “數萬兩都是少的。” “你們這些功勳之家的土地倒是收益不多,你們可知那些世家的產業都有什麼?” “酒樓、勾欄、茶館不計其數,布匹、茶葉等等生意遍佈全國。” “每月產銀數萬兩還是少的,若是旺季,每月十萬都不在話下。” “三弟所言極是。” 朱標重重點頭的同時,繼續說道: “皇家天家的確不該取利於民,可世家的產業斷不能就此荒廢。” “加上如果重開海貿,我天朝布匹、瓷器、茶葉銷往海外諸國,每年能得到的銀錢不下千萬兩。” “用這些海外藩商的錢,作為征討諸國的軍費。即便連年征戰,我朝百姓也不會民不聊生,更不會有窮兵黷武一說。” 朱標的這個法子,正是從清末列強襲擾中原的基礎上得出的。 那些海外諸國用勞什子的鴉片收集錢財,然後作為軍備。 待實力強勁後,擊敗朝廷軍隊,再索要大量賠款,繼續充實軍伍。 如此一來,雪球只會越滾越大,兩朝的差距也會越來越突出。 朱標不想利用什麼五石散這些陰邪之物,但讓海外諸國的錢財流入大明,充實軍備,倒也是可行。 至於中原大國以和為貴,不擅動刀兵的聖人之道。 還是算了吧。 有位卓卓之人曾說過,開疆拓土,大興戰事,罪雖在當代,功卻在千秋。 不為兒孫打下大片大片的土地,難不成還要讓後世之人在困苦之中以血淚覺醒? 難不成讓後世之人還被其他列強扼住咽喉?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無論何時,叢林法則從來都適用於人與人、國與國。 既然如今的大明強盛,自然要打出去,自然少不了恃強凌弱。 朱標心中也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全天下只有一個聲音,那便是漢人漢語。 諸國人只有一類高貴,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