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5章 清倭之戰 (第1/2頁)

加入書籤

“難處?” 面對老朱突然的體恤,吳良還是有些不適應,笑著擺手道:“上位,這有啥難處!” “啥樣的仗咱爺們沒打過,當年在鄱陽湖.....” “行了行了!” 不等吳良說完,老朱極不耐煩的打斷道:“別他孃的賣老資格,有啥難處直說!” “缺人,咱給你派兵。” “缺錢,給太子上條陳,讓他給你撥錢。” “此次太子下的令旨是徹底肅清沿海倭寇,莫說是你們,即便咱朱重八也要聽太子令。” 見吳良、湯和表情錯愕,老朱絲毫不在乎自己失言,繼續催促道: “快說快說!” “給你多少人,給你多少輜重,你能肅清江陰沿海的倭寇!” “這.....” 吳良表情古怪看了湯和一眼,隨即輕嚥了下口水,正色稟告道: “陛下,若是抵禦倭寇襲擾沿海百姓,末將有信心。” “可若是清繳海上倭寇,末將.....” “末將恐怕此非一日之功!” 聽到老朱砸吧了下嘴,以為天子之怒馬上就要砸在他身上,吳良連忙跪地解釋道: “陛下容稟,江陰臨海有大大小小島嶼不下數十個。” “昨夜末將率兵出海,想要探查倭寇賊巢,可七八個島嶼上都有倭寇紮營的痕跡,卻都見不到倭寇的主力。” “況且大海廣闊,倭寇不只駐紮在江陰臨海。浙江、福州、泉州等地臨海,這些倭寇恐怕也會駐紮。” 不是吳良不敢帶兵出海,與倭寇一戰。 只是如今大明重兵都在北境,吳良身為從龍老將,實在不好意思此時管老朱張口要兵。 萬一從北境抽調兵馬,導致北境空虛,草原部族降而復叛,那先前朱標擒獲元主的大功也就成了徒勞。 縱然吳良對倭寇也是恨之入骨,厭惡到了極點。 可家國大義,輕重緩急,他還是知道的。 “陛下!眼下若是對沿海諸島挨個掃蕩.....” “一來我江陰沒有大船,火炮也有些吃緊。而且此時軍中的萬人兵卒,八成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 “二來,若是不能一戰功成,不能速戰速決,恐怕北境戰場、高麗戰場那邊.....” “咱知道了!” 不等吳良說完,老朱當即起身,似迫不及待般,朗聲下令道: “傳咱旨意!” “江浙船廠撥派二十艘大船前往江陰,其餘成型艦船盡數開往江浙、福州等地。” “鳳陽三司調派五十門火炮,兩千支火銃,萬斤炸子,即刻送來江陰。” “湯和,你所率中軍撥出一萬兵卒,交予吳良!” 聽到老朱調派輜重前往江陰,吳良忙開口勸阻道: “上位,江陰雖常有倭寇襲擾,然江浙、福州、泉州等地亦有倭寇侵襲。” “況且江陰不比浙江等地富庶,若是將兵力集中到江陰,恐怕那些富庶之地.....” “想的美!” 老朱瞥了吳良一眼,沒好氣道: “將兵力集中到你江陰,統統交給你吳良率領?想的挺美!” “江陰清倭只是小菜,江浙一地尚有五萬駐海軍,同行中軍也有數萬兵卒。” “至於北境戰場!” 老朱頓了一下,愈發正色說道: “方才咱也說了,太子下令清繳沿海倭寇,眼下清倭便是重中之重。” “打出海去,搗毀倭寇賊巢,才是大明兵卒的得勝之道!” “至於撥調給你江陰的兵馬、輜重,在整個清倭之戰中連主力都算不上。” “嗯....”吳良表情尷尬愣了許久,不過很快便憨笑道:“陛下聖明!太子英明!” “不過你倒是給咱提了個醒兒!” “既然清倭事重,太子不日也要派兵征討倭國,那我大明則必須有一支熟悉海戰的海軍。” 老朱沉吟片刻後,朗聲下令道: “今日,朕於江陰成立大明靖海軍,信國公湯和為主帥, 江陰侯吳良、靖海侯吳禎為副帥。” “末將領命!” “末將領命!” 吳良拱手領命的同時,忙再次稟告道: “陛下,末將探查倭寇巢穴,發現這些個倭寇屯糧很是充足.....” “咱知道!” 老朱鄭重點頭,恨不得當即前往江浙,將那些資助倭寇糧餉的世家盡數砍成肉泥。 只不過這江陰軍中近萬名兵卒都是些新兵。 以老朱的經驗來看,若這些個新兵娃娃不好好訓練,恐怕第一次大戰便會死傷半數以上。 人一老,心多少就有些軟了。 看著那些和朱標一般大的新兵,老朱此刻的心情就如同父親一般,難以放心。 “湯和,速速派人傳令隨行中軍前來此地,也該讓這些個娃娃看看仗是怎麼打的。” “畢竟百姓把自己孩子交到咱們手上,不教會這些娃娃怎麼打仗,咱也不能讓他們到戰場上去送死!” 語罷,老朱起身便朝門外走去。 而對於老朱格外溫和的性子,吳良一時間還有些適應不過來。 待走到兵卒訓練的校場。 老朱箭步上前,走到一名拉弓射箭的兵卒身旁,溫聲指點道: “射箭的時候手不能抖,氣息要穩,身子放鬆一些。” “是.....” 聽到老朱這話,小卒忙再次引弓。 可見他渾身緊繃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