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補全星羅劍法 (第1/3頁)

加入書籤

滿天星斗,絢爛銀河。

閣中有八道劍光各立一角,衍生無數變化,璀璨光點若隱若現。

寂靜黑夜中,好似天上星塵被拉下了人間,星羅棋佈。

如夢如幻,壯闊絢麗。

劍光隱而不發,每轉一個周天,就增成千上萬星光。

到了最後,已成星河天體,運轉不歇。

平靜美麗的星河美景中,蘊藏著可怖威能,將如霧靈氣旋轉帶動,似是層層細紗裹上了星辰。

直至星河膨脹到極限,將滿天星斗盡數囊括其中,無法再進一步,才是轟然崩塌。

劍光飛散,好似下了一場流星雨,美不勝收。

這方天地又迴歸了原樣,好像先前的星河天體只是一幕幻象,未曾發生過。

“以我本事,已經將星羅劍法推演到了極限,再往後就要涉及到劍意了……”

八口飛劍如群鳥歸巢,飛回無上清微劍匣,白子辰長吐口氣,直射數丈之外。

這間觀星閣是宗門弟子按他心意所造,共分三層,頂層露天敞開,能盡覽夜幕星空。

平日夜觀星象,感悟劍法,都是在這觀星閣上。

星羅劍法只是築基修士所創,那人劍道天賦再驚才絕豔,受限於修為肯定有著許多不足之處。

準備的說,並非不足,而是留有餘白,內有綿綿未盡之意。

當後人站在它的肩膀上,以更高視角回過頭來審視,自然能將星羅劍法往前推演了大步。

何況,白子辰還參悟了星河劍君留下的劍陣,試著領悟星空劍意。

雖未功成,對但這種以浩瀚星象為根基,模擬天體執行之妙的劍法有了深層次的瞭解。

改版過後的白氏星羅劍法,並沒有拉低了原版劍法的格調,在某些地方甚至推陳出新,畢是集兩家所長。

“奈何宗就算不以劍道聞名,這個等級的宗門肯定不會缺了元嬰劍修,為何沒有一人去補全了星羅劍法……還是說收錄進了悟真劍訣的劍法都必須是原創,不可由他人刪減改良?”

想不通此節,白子辰就不鑽牛角尖,注意力還是收回自身劍道上來。

這五年當中,他在劍道上邊投入時間大大增加。

最大成績,就是補全了星羅劍法,順便使得自己對星空劍意的理解更深一層。

“劍道真解上有完整劍陣,有星河劍君心得感悟,甚至有煉化四階飛劍訣竅,就是沒講他是怎麼悟得星空劍意並用在了星河劍陣上的……開悟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失敗再想尋到這樣機會就是大海撈針了。”

真正的劍意,指的將大道真意融入劍法,一招一式都能引動大道之力。

是由太白劍宗提出的的劍道劃分方法,五境中的最高境界,連化神劍修都沒做到。

這要求修士對大道真意不僅僅是領悟借用那樣簡單,而是得掌控馭使,才能做到劍劍都蘊含大道之力。

星河劍君最終劍道境界都只侷限於劍光分化,連一劍生萬法都沒達到,遑論融合大道真意。

那星空劍意就不可能是自己憑空悟出,最大可能和白子辰一樣,另有所得。

白子辰是在劍冢秘境的劍痕玉璧前成功接收了兩道劍意傳承,星河劍君應當也有類似奇遇,透過上古大能的傳承之物直接悟得星空劍意,才有了星河劍陣的成型。

茫茫修仙界,要再去找到星空劍意的傳承難度太高,天下間有無第二份劍意傳承都不好說。

最大可行性還是把握住了星河劍君留下的那機緣,劍道真解上封印著的一縷星空劍意,只有擊破那張演示劍陣變化的影象,才會得到星空劍意傳承機會。

這還是他在掌握煉劍成絲境界,重溫這卷薄如蟬翼的劍道真解時候才感應到的。

之前劍道境界太低,根本察覺不到真解書頁中還另有洞天。

不過星河劍君本身就是得了前人傳承,並非自己悟得的星空劍意,相比原版留下的傳承就會微弱許多。

就同白子辰一樣,他今後若想將開天劍意傳給後人,除非已經真正掌握,否則同樣只能留下一縷微弱劍意。

後人接受劍意傳承,想要領悟難度要比直接接受上古大能的傳承高上數十倍。

所以不到有了充分把握,他是不會揭開劍道真解封印,以免浪費難得機會。

“師父,有幾封宗門函件需要您親啟。”

遠處一身勁裝的馬若曦,豎起了高馬尾,一雙大長腿矯健有力,快步跑上了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