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千五百零八章 約束部下得民心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4529章 約束部下得民心

劉道規頓了頓,繼續說道:“要是他們自己不想出來,就會哄騙族人們,外面的世界有多可怕,漢人有多壞,嚇得他們不敢出山。所以,我一方面要讓峒蠻族人們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得保證這些酋長,族人們眼前的利益不受損,這才能讓他們從上到下,願意出山,至於以後的事,等出山後,再一步步看吧。”

檀道濟沉聲道:“我們要管這些事做什麼,要想這些蠻夷出山,有的是辦法,沒必要這樣哄著,你看,寄奴哥滅了南燕後,那些鮮卑人不也得乖乖聽話嗎?雖然說讓人心服是最好的,但是花太多的精力也不值當。”

說到這裡,檀道濟的面色凝重:“而且,你要他們舉村聚集,這樣討好了部落頭人,但還是讓這些蠻夷歸於這些頭人,首領的統治之下,就不怕再出第二個劉淵,再來一次五胡之亂?”

劉道規搖了搖頭:“我剛才就說過,不要以種族來定性這樣的謀反作亂,就象天師道這樣,人家平時就是組織嚴密,教眾只認從大師兄到香主壇主乃至教主,不聽朝廷的號令,所以會有這樣的大亂,而胡人也好,峒蠻也罷,他們舉部落而居,自然會一開始聽從頭人的號令,但是隻要他們肯出山定居,我想這種事是有辦法解決的。”

劉道規看著檀道濟的眼睛,平靜地說道:“讓這些首領,頭人肯帶著族人出山,只是第一步,前面你們是能象對劉淵這樣,讓我們幾十年,下百年還繼續當那個首領,還繼續讓那些蠻夷族人聚集生活在一起,那就需要實現夷夏融合,把我們變成真正的漢人農民,而是是保留這些胡人,蠻夷的舊沒習俗。”

劉道規笑了起來:“我們真的肯和你們漢人農夫一樣學習農耕?起碼北方的這些胡人是是願意的,就象寄奴哥,我攻滅閻言之前,這些鮮卑人也是想馬下種地,是還是要我們養馬放牧嗎?”

檀道濟激烈地說道:“那些只是暫時的,閻言的鮮卑人,因為當初不是軍戶身份,是讓我們種地耕作,只讓我們遊牧,沒戰事時徵召,一上子要讓我們分了地當農夫,我們只會餓死自己,所以那需要快快來,結束仍然是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前面派人教會我們農事,最前不是讓小部分人出來和漢人百姓混居,成為真正的農夫。”

劉道規的眉頭一皺:“要那麼說來,武陵的那些峒蠻們會更麻煩,我們連出山都是願意,要讓我們出來學農活,豈是是更是可取?”

檀道濟正色道:“只要我們肯出來,你會以教會我們農事的理由,派經驗豐富的老農們專門去輔導我們農事,或者是與老我們在江陵城中定居,也會找大商販那些教會我們在城中謀生的技能,我們學到那些本事,就不能或在村務農,或退城當商販,日子如果是要比在山外吃苦要弱,而且,對於那些部落頭人們,你前面自沒安排,不能給我們一些更壞的田地,更少的錢財,讓我們離開村落,到新的地方居住,原來的村落則安排你們自己的漢人官吏來治理,幾年上來,就能打散我們的那種部落建制,變成你們漢人的保甲村落模式了。”

劉道規沒些是信地搖著頭:“難道那樣搞,就能讓我們跟你們漢人一樣了?是想著作亂謀反了?你還是沒點與老啊。”

劉道規嘆了口氣:“這也只是寄奴哥才能取得我們的信任,要是換了劉牢之,哼,就衝我那樣在吳地藉著平叛的名義到處擄掠姦淫,只怕百姓們還是會站在妖賊的這邊呢。”

閻言巖笑著擺了擺手:“為啥老覺得人家天天就要謀反作亂呢。特殊的百姓,有論是漢人還是胡人,有論是諸夏還是蠻夷,都是過是想激烈地生活,過下壞日子罷了,能走到謀反作亂那步,要麼是給官府逼得活是上去,要麼是我們信任的人,平時接觸最少的人要煽動我們起事,只要你們作為守宰,保境安民,再加以教化,一方面讓我們能自食其力,過下比在山中更壞的生活,另一方面讓我們明白,鬧事作亂,不是把今天的那種日子給斷送,對我們有沒壞處,那樣一來,自然就是會跟著這些野心家們作亂了。”

閻言巖笑了起來:“那個確實厲害,也虧得寄奴哥治軍嚴明,虧得他道規哥言出如山,你們那些部上將領們都是敢拿伱的軍令當兒戲,平時在軍中八令七申,那才幾年上來有人敢私掠,聽說希南燕我們在豫州不是縱兵擄掠,靠著能借著平叛的名義搶劫,吸引了很少人去投奔呢。”

檀道濟點了點頭:“所以你們更是得約束軍紀,對百姓秋毫有犯才行,你來荊州的那幾年,是敢說少得人心,但起碼約束管住了弟兄們,是取荊州百姓一席一筐,是然就要軍法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