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千三百七十一章 北魏不留帶兵權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公孫五樓冷冷地說道:“我的想法,都是深思熟慮後作出的,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你也是帶兵之人,應該知道,凡戰,未慮勝,先慮敗。我必須做好不止一種的選擇,才能確保退路。才能確保你們這些人的活路,明白嗎?”

公孫六修咬了咬牙:“可現在晉軍是我們的頭號死敵,從臨朐到這次廣固,我們有無數的親朋好友死在他們手上,而這些俱裝甲騎的將士,更是跟晉軍仇深似海,不可能和解的,寧可戰死,也不會向敵人投降,五哥你在考慮退路的時候,也要考慮人心和感情。你可以扔下三十七個嬌妻美妾不當回事,但普通的將士們是做不到你這種灑脫的啊。”

公孫五樓沉聲道:“就是因為考慮到人心的因素,所以我們不能向劉裕投降,萬一給北魏阻攔了去路,打通不了跟後秦的聯絡,到時候你怎麼選擇,難道去投降北魏嗎?”

公孫六修勾了勾嘴角:“就是投降北魏,也比投降晉國要強啊。真要將士們選,那寧可是投降北魏才是。”

公孫五樓冷笑道:“所以說你們只配給人驅使,受人擺佈,因為你們沒有腦子,不知道這利害干係。。北魏是什麼人,你告訴我?”

公孫六修沉聲道:“不就是拓跋氏從草原帶來的蠻子嘛,又不是三頭六臂的吃人怪物,跟他們有什麼不能合作的?”

公孫五樓冷冷地說道:“當然不行,北魏跟晉國,跟後秦不同,他們是草原來的,兵制跟中原的不一樣,根本不會允許這種兵為將有的事,真要投降北魏,那就真的得交出所有兵馬,任人宰割了。別的不說,就說這賀蘭部,本是跟拓跋矽一起起兵的老牌草原部落,賀蘭盧更是那拓跋矽的舅舅,但就是這樣的關係, 也給逼得只能叛離, 為什麼?”

公孫六修的雙眼一亮:“因為拓跋氏要兼併賀蘭部的軍隊?”

公孫五樓點了點頭:“就是這回事, 拓跋矽不會允許各個部落再繼續保留自己的軍隊,成為那種隨時可能叛離,不受制於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牛川大會,建立帝國時就下過令, 各部都必須提供軍隊, 由北魏朝廷直接管轄, 還要把部落首領和貴族的子弟,以學習文化的名義, 集中到平城,形同人質,此外部落裡還要安插北魏官吏, 直接治理和干涉這些部落的內政, 你說, 這樣的治理, 跟在中原搞郡縣制,徵兵番上有什麼區別?”

公孫六修喃喃道:“怪不得賀蘭部要反啊, 這麼一搞,那不再是盟友合夥人了,直接就是臣子了呀, 可我們要是投奔過去,他們北魏也要這樣奪我們兵馬嗎?按你這個說法, 好像也不是所有部落的兵馬給剝奪啊,只是一部分的精兵而已。”

公孫五樓冷笑道:“那些部落大人起碼跟北魏一起起兵, 是自己人,我們算什麼?真要是投過去, 也不過是勢窮來投的喪家之犬而已,他們不可能讓我們繼續保留軍隊的,就象在河北的這些漢人豪強大族的武裝,現在也不允許保留,我寧可回廣固,也不會去投靠北魏的,這個選擇, 想都不用想!”

公孫六修若有所思地說道:“所以,如果北魏隔斷我們和後秦的聯絡,你就要去投奔劉毅?”

公孫五樓點了點頭:“北魏這幾年沒有攻打南燕,一來是因為他們也是國喪期間, 不能出動大兵,二來是因為賀蘭盧一直鎮守北境,讓魏軍無機可乘,甚至能反過來攪得魏國的河北不得安生,以至於拓跋矽死前需要屠了整個清河郡以立威,這第三嘛,也是因為現在北魏內亂不斷,漠北諸部幾乎盡叛,聽說還有個叫柔然的部落成了氣候,隱約有重走拓跋矽老路,建立漠北汗國的野心。所以北魏現在是南防北攻,在南部求一個安穩,而集中兵力去大漠征戰平叛。”

“我們如果這時候去北魏,會成為他們尾大不掉的麻煩,拓跋氏北魏皇帝可不是姚興那種好大喜功的傢伙,喜歡招降叛將以為屏藩,他們是要麼聽命於我,要麼就地消滅,我們如果不投降北魏,那就會給他們看成仇敵,一定會主動消滅,所以,我們必須要再找個靠山才行。”

公孫六修的眉頭一皺:“我們不能找後秦嗎?為何非要找劉毅的晉軍?”

公孫五樓沒好氣地說道:“要是能夠得著後秦,我還用得著這樣選擇嗎?這不就是作北魏出手,隔絕我們和後秦的聯絡,在這種情況下的後續選擇,要不然,北魏不會讓我們佔著魯西北而不管的。”

公孫六修咬了咬牙:“可是劉毅難道就能允許我們的存在嗎?且不說他是晉軍,是我們的仇人,就算作為一個晉國大將,他也不太可能讓我們繼續掌握地盤和兵馬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