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千二百五十七章 流言蜚語亂人心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裕的牙齒咬得格格作響:「我想起來了當時他們村民就說,總有些遊方郎中,說書先生啥的,從外鄉而來,到處就是唱什麼世道艱難,人生不易,漂泊流離之苦之類的還有人特地去唱吳儂軟語的小曲,引發大家的思鄉之情,往往聽著聽著,就淚流滿面。

「說到情深之時,更是有人會嘟囔埋怨,說當年司馬元顯徵發吳地的百姓從軍,還說是什麼樂屬,結果引來天師道之亂,沒想到亂了這麼多年,最後大家還是當了樂屬,在這背井離鄉的江北窮鄉僻壤,給頂在了對抗胡虜的最前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胡騎就會成群結隊而來,殺戮男子,搶劫婦孺,就算是屍骨,都無葬身之處呢。

王妙音平靜地說道:「是的,這就是這些名士們的利害之處,他們有辦法把這種消極地,頹廢的,悲傷的情緒,以各種詩歌,評書,吟唱的方式,傳播到底層,讓人們反感發布這些法令的人,既而一聲令下,群起響應,掀起各種叛亂。

「當年孫恩之亂,就是由天師道來承擔這種煽動的任務,因為他們平時就是道友互助,所以信任彼此,藉著孫泰一家被案殺的事件,挑動起那些不想當樂屬的莊客們群起反叛。

如果不是穆之帶你去江北看到了這些,只怕本就是戰亂頻繁的江北之地,也會陷入叛亂了,就算你能平定,也不可能作為攻伐南燕的基地。

劉裕嘆了口氣:「這些年來,真是苦了你們若不是你們一直在為我的一些理想化的決策善後,我真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當年王莽的託古改制,雖然他是個大偽君子但是不少政策,也確實是利國惠民的,只不過就象現在我這樣,實施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最後導致天下群起而反,身敗名裂。

王妙音微微一笑:「我的裕哥哥怎麼會是王莽這樣的人呢,你是真心的想要為百姓做事,而不是欺世盜名,為自己奪權。

如果不是相信你的品德,我又怎麼會全力助你?這個世上已經混亂了太久,也太久沒有一個能統領世人,平定天下的大英雄,能親眼看著你,親手助你成為這個大英雄,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劉裕拾起王妙音的素手,輕輕地在手背上吻了一口,柔聲道:「這輩子能有你這樣的紅顏知已,一起奮鬥,一起實現我心中的宏願,也是我三生三世修來的福氣,這一次,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跟你一起面對這場危機。

王妙音的粉面微微一紅,似乎也挺享受這種被心上人握著手的感覺沒有抽回,她輕輕地說道:「裕哥哥,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我們現在才能這樣在一起,雖然現在還不能所以,我無比珍有名份,但我已經滿足了,惜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我不想象阿蘭那樣,最後跟你有緣無份。

一聽到慕容蘭的名字,劉裕的心中就是一陣刺痛,不自覺地放下了王妙音的素手,兩人這樣默然無語,相對無言,足有小半晌之後,王妙音才抬起了頭,微微一笑:「你看我,盡提這些不該提的,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建康城不是廣固,你不是慕容超,我不是慕容蘭,我們一定能好好活下來的。

劉裕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之色:「你說得對,內部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阿蘭死在天道盟之手,我們剛才討論了這麼多黑手乾坤,討論了陶淵明,卻是偏偏落下了這個最大的魔頭。對於鬥蓬,你覺得我們要如何應付?

王妙音正色道:「裕哥哥,我這回回來是為了幫我娘穩定世家,因為在這個時候.暗中裡想要趁機奪權的家族定然不少,沒想到居然有陶淵明,黑手乾坤這些意外發現。

我本以為這件事的重點主要是在劉婷雲身上,現在我們在這方面的目標不變,仍然是劉婷雲,但我想這次也順便解決陶淵明。

劉裕搖了搖頭:「你沒有證據證明上次江北的

那些事是陶淵明做的,無故殺人,會讓天下不服。

王妙音淡然道:「所以我一定要讓劉婷雲過來救陶淵明,就是要給她這個機會,把她和陶淵明的勾結暴露出來,然後再拿下劉婷雲,逼她承認自己和天師道有勾結之事,如此才能把這兩個麻煩人物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說到這裡,王妙音勾了勾嘴角:「至於陶淵明是不是冤枉的,那並不重要,以這個人之前乾的這麼多壞事,早就應該死一萬次了。

如果江北的那些謠言,兒歌是他傳播的,那這是遲來的正義審判,如果不是他作的,我們也可以用陶淵明的人頭,來震懾那些想在靠造輿論來對付你的傢伙,讓其不敢再製造這些雜音。

劉裕笑了起來:「那你們的眼線可要加緊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