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千三百四十九章 巧取豪奪復產業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裕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訝道:“這麼大的損失?即使是普通人死了也要報官,還是你的探子,嚴格來說是官府的人,誰這麼大膽子?”

劉穆之嘆了口氣:“他們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那種,我的探子又多是沒有家人的那種,很多是我從小收養的孤兒,沒了就跟燈滅一樣,也無人報官。就算報官了也不可能查到。寄奴啊,我們的對手是在暗處,你不知道是誰,甚至,可能會是我們的戰友做的,你可別忘了,城裡的產業,很多都有北府軍京八兄弟的份子,希樂的那個地下刑堂以前每天都會殺人,難道現在就會洗手不幹了?”

劉裕咬了咬牙:“希樂現在不在建康城,我相信此事於他無關。”

劉穆之搖了搖頭:“可他的產業在這裡,他的手下也在這裡,那可是關係成千上萬人生計的問題,這種地下的明爭暗鬥,從來沒有真正地停過,寄奴啊,我們現在是朝廷,是執政的官員,不能用以前江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有對於罪行的打擊,必須要有真憑實據才行,而我的探子,就是去搜集這些情報和證據的,他們每天都在用命去賭。”

劉裕默然半晌,說道:“如果這些兄弟有家人,替我好好地撫卹,錢如果不能從明面上走,你想辦法立別的名目,我幫你扛著。”

劉穆之點了點頭:“這個你放心,我會處理好的。其實我的眼線們也都知道,可能跟我吃的每頓飯,都是最後的一頓,有機會的話,立了足夠的功勞後,我希望你能給他們一些正式的身份。”

劉裕點了點頭:“如果是查到了重大的線索,立了功的,我會按軍功給他們官爵,即使是在軍中,刺探敵情的探子也是有賞的,對了,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查到些什麼沒有?”

劉穆之勾了勾嘴角:“我其實最想查的還是況之的死,只是這一路毫無進展,查來查去,多是那些京城中地下產業的爭鬥,那些世家大族還是不甘心就這樣把產業拱手讓人,趁著北府軍將士有不少隨希樂他們出征的機會,開始巧取豪奪,想要把這些產業奪回去。”

劉裕勃然變色:“混蛋,我明明下過令,這些產業得按爵位給予,不得私掠,難道這些人當我的令是一紙空文嗎?”

劉穆之搖了搖頭:“寄奴啊,你低估了這些世家子弟們繞過你的法令的手段了,他們當然不敢上來就強搶別人的產業,但可以打著跟人合夥經營,出錢入份子,或者是找有經驗的掌櫃和夥計來幫忙打理的旗號,讓那些家裡暫時沒有男人的北府軍家屬無從選擇啊。”

說到這裡,劉穆之頓了頓:“就好比九道溝的李大柱家,你還記得吧。”

劉裕點了點頭:“記得大柱兄弟,他現在跟著希樂出征了,家裡有個老孃和媳婦,還有一個七歲的兒子,他二弟二柱子在建義之戰時左腿斷了,再不能出征,我記得按軍功給了大柱一個幢主,分了兩家綢緞鋪子在城裡,作一家人的生計。對嗎?”

劉穆之嘆了口氣:“沒錯,就是這個李大柱家,有了綢緞鋪後,給那王愉家盯上了,因為那兩家綢緞鋪原來是王家的,上次是給希樂分給了大柱,王家咽不下這口氣,就趁著大柱不在,想要把這兩家鋪子奪回來。”

劉裕怒道:“他敢!”

劉穆之搖了搖頭:“我前面就說過,明搶當然不敢,但可以暗奪啊,大柱家裡現在只有老弱婦孺,連個家丁都沒有,鋪子裡更是沒有掌櫃和夥計,總不能守著鋪子喝西北風吧。而且,王家在他這兩家鋪子邊上還有幾家同樣的綢緞鋪子,靠著財大氣粗,他們家賣的綢緞,每匹都要比大柱家的便宜二十錢以上,這樣客人都跑到王家的鋪子去買,大柱家的,三天都賣不出去一匹。”

劉裕恨恨地飛起一腳,踢飛了邊上的一個小土塊:“這些黑心的雜碎,他們也不想想自己今天還能賣布,是誰在保護著他們,良心不會痛嗎?”

劉穆之冷笑道:“要是還有良心,他們會把國家弄成這樣嗎?在這些人眼裡,佔著這些鋪子的北府軍家屬,才是他們的敵人,超過胡虜和各路反賊。不趁著這些將士們出征在外的機會搶回這些產業,以後更沒機會了。”

劉裕沉聲道:“不是說要把京口的親戚們全弄進京城打工嗎,有了人,還怕賣不出東西?按說咱們的兄弟們立了功得了產業,也算是有了富貴了,怎麼會沒有人來投奔富貴?”

劉穆之嘆了口氣:“寄奴啊,有些事情可能我們當時想得太簡單了些。京口那裡有祖宅,有田地,不管怎麼說,種地是有產出的,大家也是世代居於那裡,咱們京口人安土重遷,不太想離開家宅,再說進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