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桓氏餘黨欲反攻 (第1/2頁)

加入書籤

西陵,桓振大營。

桓振的面色陰沉,看著對面,鬚髮零落,渾身透溼的卞範之,還有同樣失魂落魄,盔歪甲斜的桓謙,桓蔚和何澹之,緊緊地咬著嘴唇:“陛下,陛下真的已經蒙難了嗎?”

卞範之的眼中盡是淚水,哽咽道:“千真萬確,我的三波哨探,都回報了同樣的結果,陛下,陛下是在枚回洲,被毛修之引來的巴蜀艦隊所害,就是陛下允許扶毛璠的靈柩回建康的那支巴蜀船隊!為了確認這個訊息,我們一行甚至逗留了整整兩天,多方打探了情報,才知道此事千真萬確!”

桓謙咬著牙:“若不是陛下遇刺,身邊沒有護衛,區區幾百人的巴蜀船隊,又怎麼能害了陛下?!”

桓振長嘆一聲:“天意,這一切都是天意,陛下若是早點用我,又何至於此?!上天是要降災難於我桓氏啊,剛剛建國成功,卻轉眼間國破君亡,人生的大起大落,還有比這個更讓人感慨的嗎?!”

一邊的桓蔚說道:“阿振,現在感慨這些已經沒用了,連你的軍隊都已經在潰散,現在陛下駕崩,人心離散,這個時候,先保下命來,再談其他,惟今之計,只有我們趕快逃往後秦,投奔姚氏,上次陛下誅殺北府諸將,有些北府軍的餘黨就投奔了後秦,得到了保護,今天,輪到我們走這一步了。”

桓振的眉頭一挑:“不,現在我們還有餘力,還不到非逃不可的時候。”

桓謙吃驚地睜大了眼睛:“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現在你的整個大營,已經不到三百人,就靠這個,要跟京八賊拼命?就連江陵城中的王康產,王騰之這兩個叛徒,手下也有兩千人馬啊。”

桓振冷笑道:“跟著我的兄弟,出生入死多年,怎麼會僅僅因為得到陛下的駕崩訊息,就一夜潰散呢?這些不過是我的計劃而已,賊人一時得逞,但江陵兵力不足,剛剛被擁上皇位的司馬德宗,司馬德文兄弟,一定會趁機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只要是散兵遊勇,他們是來不及做甄別,必是來者不拒,如此一來,我的部下就可以混進城中,雖然不過兩千餘人,但已經足夠了。”

卞範之的雙眼一亮:“你是要反攻江陵?甚至擊垮劉毅?”

桓振哈哈一笑:“不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以我本來手下的三千銳士,打垮王康產的那些蝦兵蟹將,易如反掌,但作這樣的佈置,就是為了一舉襲殺那些京八賊的首腦。他們現在一時奸謀得逞,必是趾高氣揚,得意忘形,會先行入城搶功,到時候,有我的兄弟在城中內應,我再帶三百死士連夜突襲,必可將其一舉擒殺,到時候,咱們再改奉升兒為新帝,重新豎起大楚的旗號,然後趁勢突襲京八賊的大軍,沒了皇帝和幾個為首大將的京八賊軍,必然會土崩瓦解,如此,我們只有消滅了京八賊的這支討伐軍,才算保了荊州的平安,才談得上以後!”

卞範之猛地一拍手:“妙啊,如此絕妙的計策,我都不敢相信,是阿振你想出來的。”

桓振冷笑道:“怎麼,卞侍中,你就這麼看不起我嗎?”

卞範之的臉微微一紅:“豈敢豈敢,老實說,以前我一直以為你是衝鋒陷陣的虎將,卻沒有想到,智謀也如此過人,是我太低估你了,先帝,先帝也低估你了,若早早用你,何至於此啊。”

桓振擺了擺手:“好了,我們時間緊迫,要早作準備,各位一路辛苦,先去吃頓飽飯,好好休息,我三更的時候會帶領死士出發,你們可以留在這裡等我訊息,如果兩天都沒有來光復江陵的訊息,你們就趕快去投奔後秦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將來每年清明之時,記得為先帝,也為我燒些紙錢即可。”

在場眾人全都感動地涕淚橫流,但他們仍然一個個起身與桓振行禮告辭,卞範之最後一個離開,臨出帳時,他轉過頭,對桓振說道:“阿振,先帝的在天之靈,桓氏列祖列宗的英靈一定會保佑你成事的,不管他們如何選擇,我此生是不會離開荊州的,若你不幸,我必隨你而去,絕不讓你孤身上路。”

桓振的眼中泛起了淚光,點了點頭,然後,看著卞範之的身影,消失在帳外,過了一會兒,他身後的氈毯微動,掀起,一身軍士裝束的陶淵明從坑中跳出,燭光映著他那張黝黑的面孔,桓振咬著牙,恨聲道:“陶公,你的計劃,真的可以成功嗎?”

陶淵明淡然道:“拿下江陵,易如反掌,只是劉毅這些賊首會不會去江陵,那就很難說了,不過,不管他們去不去,你這次必須一擊而中,如果時間拖久了,那人心真的就會散了,即使這時候混進江陵的部下,也難保不出意志動搖之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