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千五百三十八章 改名避諱未來帝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徐羨之平靜地說道:“張禕是個操行高尚,做事非常有原則的人,當初他父親仕官桓楚時,他曾經哭諫讓父親不要效忠於亂臣賊子,為此還給狠狠打了一頓,幾乎送命,可是剛醒過來,就掙扎著要去再勸,其人忠義至此。現在也是擔任了琅玡王司馬德文的郎中令。在他的府中做事。”

劉裕點了點頭:“真是個忠正的人,我喜歡。但願他能讓司馬德文也立身忠正,不要有什麼非份之想。還有個張裕呢?咦,他的名字跟我一樣啊。”

徐羨之笑了起來:“忘了告訴你,他已經改名了,為了避你的這個名字,他不用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字行世,現在的他,改叫張茂度,寄奴,你懂了吧。”

劉裕的臉色一變:“這避諱只是避皇帝而已,我又不是,為何要避我的名字?”

徐羨之意味深長的眨了眨眼睛:“從一般人的理解,這是表示對你的尊敬,但這背後的意思,其實不用明說,大家心知肚明,就象那殷仲文,其實也只是做得急了一點罷了。當今的天下,誰才是真正的主宰,這還用多說嗎?”

劉裕咬了咬牙:“那按你這意思,張家也是想對我勸進,想讓我改朝換代?所以提前就來這麼一手嗎?”

徐羨之笑了起來:“別說一個張家了,就連一直五大三粗的鐵牛向靖,也改名了,就在昨天,他改叫向彌了。寄奴,以後見到鐵牛不要叫錯了。”

劉裕本能地想要說我又不叫劉靖,他避什麼,可是腦中電光火石地一閃,自己那早已經亡故多年的先父名叫劉靖,向靖,哦,不,應該是向彌,避的是自己父親的諱啊。

劉裕的眉頭一皺:“鐵牛這麼多年都沒想到這個,是誰教他的?”

徐羨之搖了搖頭:“這個你自己問他吧,我也不知道,但我也相信,這絕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也許,殷仲文的事,讓不少京八兄弟也開竅了呢,希樂這麼急著要跟你爭,恐怕也是不想等到大局已定後,再成為你的臣子吧。”

劉裕搖了搖頭:“我前面可沒答應你的這第二種選擇,司馬氏篡權奪位,得國不正,所以後世人人效仿,最後自己家又得了什麼好處?給人當成傀儡在手中玩弄,這樣的皇帝,換了我還不想當呢。我的志向是讓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恢復我們漢人的江山,至於當不當皇帝,我真的沒啥興趣。”

徐羨之笑道:“可是當了皇帝,你就可以有權力,也有名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始終擔心後院走火。這一步,現在也許說起來還太早,但今後,你總有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也許到了某一天,你會發現你所有的家人,朋友,部下,兄弟,都會勸進,到那時候,你還可以輕易拒絕嗎?”

劉裕咬了咬牙:“至少現在,我無此意,而且我未建大功,雖然恢復了晉室,但也沒收復失掉百年的江山,除了你以外,也只有殷仲文向我勸進過,我勸你也管好嘴,以後不要到處宣傳此事,以免惹禍上身,我也保不了你。”

徐羨之微微一笑:“我今天能明白你的心意就行了,不需要急著勸進,此事也確實急不來。而且,我仍然堅持認為,現在北伐的時機遠遠談不上成熟,只會傷害大晉的百姓,還會讓你的反對者趁機反撲,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有毀之一旦的風險,你是聰明人,應該知道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平衡。”

劉裕正色道:“你的話,我會認真考慮的。這個張裕,哦,張茂度,我聽穆之說過不少,他本人很有治國之才,以前當過衛將軍司馬尚之的參軍,司馬尚之兵敗時,他在亂軍之中仍然很好地保管了全軍的輜重,糧草和軍隊花名冊,一如平常,井井有條,桓玄也深為驚訝,後來桓玄稱帝后,為了更好地搜刮和控制吳地,讓他當吳國內史,專門為桓家子弟去侵佔建康世家的吳地莊園,但他卻是兩頭不得罪,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的,也會想辦法讓桓氏一黨出錢贖買,多少保證了世家高門的利益。而自己的家族,卻是沒有趁機佔任何好處,這與貪婪成性的殷仲文,卞範之等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徐羨之點了點頭:“不過,也因為他張家在偽楚政權裡當過官,所以給建康城中的世家高門恨得不輕,雖然不至於象對桓,殷,卞等家族這樣趕盡殺絕,但也是公議將他們罷官,甚至在建康光復的那天,就聽說有些世家想趁亂把張家斬草除根,這才有了穆之請你下令特別派兵保護的原因。”

劉裕冷笑道:“不用說,我都知道是庾家,郗家這些家族要乾的好事!在這些人眼裡,無論是北府軍的京八兄弟,還是長期給他們壓制的吳地土姓,甚至是以前的天師道,只要是新崛起,能對他們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