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燕帝親臨大峴口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敬宣臉上閃過一絲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劉裕:“寄奴,別開玩笑,如果是三萬北府軍,那主動出擊,守住大峴山口,可以一戰,可現在你的這三萬人馬不是北府軍兄弟,也就我的三千老兵和劉該的北青州部隊算是精銳,象羊穆之手下只能維持下治安,捕些毛賊,碰上南燕的甲騎俱裝,那只有送人頭的份,我知道你一向極有自信,但是兵者,國之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旦作戰不利,給敵軍騎兵追擊,只怕連逃都不容易了。”

劉裕點了點頭:“那個黑袍的意願,就是想挑起大晉和南燕的大戰,這一步他已經做到了,南燕大軍集結,即將南下,而按常理來分析,我如果放棄江北六郡,那聲望會降到谷底,從此再不會得軍心民心,可如果我不放棄,那就得從京城調兵北上,甚至調回希樂他們,如此一來,桓玄就會趁機反撲,我們的大業,就有功虧一簣的危險。所以,我們不能按著黑袍的意思行事,一定要出其不意!”

劉敬宣咬了咬牙:“可是打仗,畢竟是要講實力的,慕容德年過七十,一輩子都在打仗,我在南燕時,與之論過幾次兵,他的指揮之道,已經是爐火純青,比起其兄慕容垂,也是在伯仲之間,這回他不顧老朽之軀,御駕親征,就是想學慕容垂那樣,一次性地打垮,征服大晉,至少,也要把江北六郡收入囊中,不給子孫留下麻煩。你總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他跟慕容垂一樣,半路身亡吧。”

劉裕微微一笑:“好了,現在知道了敵人是誰,在何處,明白了敵我的力量對比,剩下的,就是按我的意願行事了,阿壽,跟我一起回彭城,我要馬上升帳,軍議!”

魯南,大峴山北。

慕容德一身金甲,坐在一側山頭的一部胡床之上,慕容超與公孫五樓戎裝在側,而段暉則是將袍大鎧,站在另一邊,其餘的二十餘名南燕的高階將校,都是全副武裝地站在一邊,上千名身披虎皮,手持長槊,全身精鋼鎧甲的俱裝騎兵,傲立馬旁,山上軍威凜凜,而那山下,更是早已經成為了軍隊的海洋,方圓百里內,人頭攢動,戰馬嘶鳴,二十餘萬將士,列隊透過這處山頭,然後折向南方的山道,所有人在經過慕容德的胡床前,都揮舞兵器,用鮮卑語高聲呼喝,分明是:“踏平東晉,活捉劉裕!”

公孫五樓涎著臉,笑道:“陛下,託您的福,旬日之內,四十萬兒郎,就已經整裝出發,先頭的二十五萬大軍都在這裡,按現在的速度,三天之內就可以全部透過大峴山,只要我們的這支大軍在淮北展開,就算那劉裕有通天之能,也是無力迴天啦。”

慕容備德神色平靜,只是輕輕地“唔”了一聲,不置可否。

慕容超的眼珠子一轉:“父皇,兒臣願意親自領兵為先鋒,如果晉軍拒戰,兒臣當率甲騎,一舉擊破之!”

在慕容超身後的一眾將校全都齊聲喝彩:“太子勇氣過人,我等願追隨太子打前鋒。”

慕容備德環視四周,這些叫囂之聲,漸漸地平息,他深陷的眼窩裡,精光閃閃,直視慕容超:“超兒,你可知當面之敵,有多少軍隊?統軍者是誰?軍於何處?戰力如何?”

慕容超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慕容備德嘆了口氣:“超兒,為將之道,當知已知彼,只看我軍有幾十萬大軍,卻不知敵,那是會吃大虧的。將來有一天,你會繼承朕的皇位,這個道理,現在朕可以提醒你,以後可未必有人敢跟你說了,這次出征,朕帶上你,就是要你好好地歷練一下,我們鮮卑人以武力取天下,打仗之事,是首要的能力,你別的都可以稍弱,就是這一點,必須要強。”

慕容超連忙恭聲道:“是兒臣考慮不周,還有賴父皇多多指教。”

慕容備德點了點頭,轉向了一邊的段暉:“段將軍,你有什麼要跟朕說的嗎?”

段暉朗聲道:“以末將的情報,劉裕已經在三天前來到了彭城,而原來的北青州刺史劉該,突發惡疾而亡,今天,劉裕正在彭城主持劉該的葬禮,順便進行軍議呢。”

慕容備德的神色微微一變:“此話當真?真的是劉裕親自前來?”

段暉點了點頭:“三天來,我的探子一直在探查此事,千真萬確,劉裕確實到了,連日來,他在視察城外各路集結的兵馬,而那個叛徒劉敬宣和司馬休之,也帶著他們手下的淮北盜賊,前去會合,劉裕身邊的副官一直持著他那都督八州諸軍事的節杖,這點是絕不會錯的。”

慕容備德的眉頭緊緊地鎖了起來:“他帶來了多少兵馬?”

段暉搖了搖頭:“這點是一直無法探查到的,現在彭城四周,都已經建起了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