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千零二十五章 荊州刺史誰所欲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下子陶淵明的反守為攻,著實出人意料,誰也沒有想到身為武將的檀道濟,居然還有當上荊州刺史的可能,而檀祗,朱超石等人的目光,也有意無意地落到了檀道濟的身上。

檀道濟臉色微微一變,沉聲道:“本將乃是軍人,這荊州刺史之職,從來沒有奢望過,陶長史,你這無中生有,太過分了吧。”

陶淵明搖了搖頭:“可是原來劉徵西也是軍人,不也當了這麼多年的荊州刺史嗎?檀將軍你從軍多年,屢立戰功,這次荊州之戰中又是在後軍立下大功,現在劉徵西因傷病不能理事,這個荊州刺史之職,在劉僕射代理完消滅妖賊,迴歸朝廷之後,你難道沒有機會,沒有想法?”

檀道濟雙手抱拳,虛向東方,沉聲道:“我檀道濟從軍報國,不為富貴,只為外驅胡虜,內平奸賊,造福天下蒼生,至於功業這塊,並非我所追求的,多年來的作戰,也都不過是在寄奴哥和道規哥的指揮之下,完成份內之事而已。我只會打仗,從來不知治政,更不會奢望哪怕是個郡守之類的文職。這荊州刺史之職,檀某從來沒有想過,對著皇天后土,我也可以發誓。”

陶淵明笑著擺了擺手:“陶某不過隨口一說罷了,檀將軍不必如此反應。其實,我們可都是朝廷的人,就任何職,當文官還是武將,還不是朝廷一句話的事嗎?當年劉徵西也是和你一樣的純軍人,從來沒有當過文官,不也是一道詔令,就成了荊州刺史嗎?而且他當得也很好呢。檀將軍,你未必沒有機會的。”

檀道濟咬了咬牙,看著陶淵明:“朝廷有寄奴哥掛帥,有劉僕射輔政,相信會量才而用,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道規哥當年在軍中就有管理後勤,處置軍文的才能表現,而且在荊州也有成形的以王長史為首的幕僚佐官,可以處理政務,檀某多年來一直在軍中,基本上手下也沒有文官團體,這刺史之職,並不適合檀某。在平定天下之前,檀某隻想在軍中,不敢奢望其他。”

在檀道濟的身後,站著兩個身高八尺多的彪形大漢,正是檀道濟的兩個結拜兄弟,薛彤和高進之,這兩人是檀道濟投身北府時與其一隊的戰友,初代北府軍時的猛士,二十多年來,與檀道濟並肩作戰,出生入死,也一起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現在都身居他軍府中的司馬,行參軍之職,是他的左膀右臂,聽到陶淵明這樣嘲諷檀道濟,這兩個先發作起來了。

左邊一個年約三十四五,紅面長鬚的大漢,乃是薛彤,他是河東人氏,也是北方南下到京口的流民,無論是外形還是所用的大刀武器,都是酷似關羽,在軍中的外號也是賽二爺,他一撫自己的長髯,沉聲道:“陶長史,我看是你自己想著荊州刺史的位置吧,我們軍人只想著打仗殺敵,積累軍功也往往是軍職,哪有成天想著當刺史,郡守之類的?就算寄奴哥,現在也是軍職為主呢。”

陶淵明微微一笑:“劉大帥除了車騎將軍的軍職之外,也領了揚州,徐州這兩個州的刺史之職呢,就象劉道規劉荊州,他在徵西將軍的軍職之外,也可以兼任荊州刺史,所謂出將入相,上馬治軍,下馬治國,這才是大丈夫所為,難道檀將軍就不想著走這條路嗎?”

另一個黑臉虯髯的大漢,則是高進之,他乃是北府老將高素的堂侄,當年也是和檀道濟一起投軍的後起之秀,作戰風格極為勇猛,加上使一杆長矛,軍中人稱再世張飛,脾氣更是火爆異常,聽到這話,吼了起來:“別人是別人的事,我家大哥只想著在軍中跟兄弟們一起,姓陶的,收起你這些文人的花花腸子,別往我家大哥身上潑髒水。”

陶淵明哈哈大笑道:“高將軍這話就不對了,想當刺史,想有更大的權力,怎麼就是花花腸子呢?軍功得爵,以爵為官可是劉大帥親自定的規矩,要是得了爵,立了功,還不能當相應的官職,這些官職又給誰來做呢?高將軍,要是你大哥當了荊州刺史,你也可以去當南蠻校尉,成為荊州最高武官啊,難道,這個你也從來沒想過嗎?”

高進之給嗆了之後,突然冷笑起來:“南蠻校尉?好啊,這個官不錯,聽說這桐柏山裡的奚族人經常作亂,不服王化,還會躲到什麼桃花源裡抗稅自保,我要是當了南蠻校尉,一定會先把他們都驅出大山,編戶齊民,為國效力!”

這下子引起了全場的鬨堂大笑,誰都知道陶淵明的陶氏一族出自山中奚族,甚至祖先陶侃還給世家高門子弟當眾嘲諷為奚狗過,這也是人家的心中永遠瘡疤,一如世家子弟嘲笑兵種將門之類,今天居然能給高進之反過來用於已經成為天下名士的陶淵明身上,真的算是倒轉乾坤呢。

到彥之笑道:“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