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張袞捨命進忠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袞與崔宏對視一眼,崔宏的嘴角勾了勾,說道:“陛下,現在各大河北漢人世家,都還在持觀望態度,不管我們開出什麼樣的條件,只怕都難以馬上向我們臣服,畢竟,我們就算給他們封王拜相,如果不能在河北取勝,消滅後燕,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拓跋珪冷冷地說道:“有這些漢人世家提供軍糧,人力,還怕打不下河北嗎?現在燕軍已經不敢出城與我們野戰了,妄想靠著守城和堅壁清野來磨走我們,但是,只要這些河北漢人真心相助,他們磨,也是磨不過我們的。”

安同笑道:“不錯,陛下英明,這些漢人世家在山中的塢堡裡,可是藏有幾十,上百萬石的糧草,足以供幾十萬大軍吃用數年的了,只要他們肯效忠大魏,那我們在這裡耗上三年也沒關係。”

張袞淡然道:“剛才崔侍郎說得清楚,在勝負未決之前,他們是不可能明確站在某一方的。如果說封官許願就能讓他們出力,那後燕早就用他們了,畢竟,他們現在的身份,還是後燕的州郡長官呢。”

拓跋珪冷笑道:“後燕?就慕容寶那個廢物,傻瓜才會站在他這一邊,以後燕當年這麼強的實力,都給這個草包一戰敗光,連他的那個戰神老子都給他坑死,若不是有這樣的對手在位,我又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地成就霸業呢?”

張袞肅然道:“陛下,萬萬不可大意。剛才您在訓斥拓跋儀和賀蘭盧時說得好,他們因為勝利而驕狂,這才有這樣的大敗,可是您這些年來戰無不勝,也隱約有這樣的危險了,作為您的忠實謀士,這點我必須要指出來,哪怕您因此而殺了我,我也得指出來。”

拓跋珪點了點頭:“我需要的就是你的直言勸諫,不過,你說我狂妄了,我並不這樣認為,慕容寶雖然無能,但燕國畢竟還有十餘萬的精兵,不是這麼容易對付的,所以,我這次是充分計劃,動員了全草原的軍隊,四十餘萬大軍出擊,就是要一舉滅燕,也是充分考慮到了燕國的實力。現在我並不擔心野戰,只擔心圍城的時間一長,糧食出問題,所以,我才要你舉薦漢人的世家名流,跟他們合作。我可以保留他們現有的權益,甚至給的更多,這怎麼就驕傲狂妄了?”

張袞嘆了口氣:“陛下想的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卻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上想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非常危險,自大狂妄,往往就是缺乏這種對別人的深刻了解。”

拓跋珪的眉頭一皺,不以為然地說道:“不就是這些漢人世家不想在勝負未分的時候就表態嗎?好,那朕就迅速地催兵急攻,先把信都給拿下來,這不就是朕剛才叫賀蘭盧做的事嗎?他要是不行,朕就親自去攻城!”

崔宏嘆了口氣:“陛下,您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難道燕軍現在,真的就失去了跟我軍野戰的能力了嗎?就在一年前,慕容垂拖著病體出征的時候,他們還有數萬精銳的甲騎俱裝,還可以一戰擊殺我們的勇將拓跋虔,甚至連陛下,也準備遷居漠北,暫避燕軍兵鋒,為什麼短短一年之後,他們就連出戰的勇氣也沒有了?難道死了個慕容垂,燕國就真的無將無兵了嗎?”

安同冷冷地說道:“那是因為慕容垂死後,他的弟弟,子侄們一個個爭權奪利,不能同心協力,共對外敵。就象幷州之戰,本來我們也是作了跟慕容農和慕容麟大戰的準備,可是最後完全沒用上,敵軍相互拆臺,望風而潰,就跟拓跋儀和賀蘭盧一樣。”

崔宏正色道:“那是因為幷州的慕容氏二王,本就互不服氣,而且沒有高下之分,互不統屬,加上我們突然地調集了大軍,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是現在,我軍的實力完全暴露,而慕容氏的河北,是其最後的腹心之地,一旦再失,就失掉了所有在中原的基業,即使退往關外,也只是苟延殘喘,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了。所以他們會拼死在這裡抵抗,一切的矛盾,不和,都會暫時放下。”

“就象鄴城之戰,雖然我們兩大將軍的矛盾導致了失敗,但是慕容德的防守,襲營,用間,出擊,幾乎是無懈可擊,其用兵水平之高,比起慕容垂,也不遑多讓,這證明了如果慕容氏現在能齊心協力,不互相掣肘的話,還是有很強實力的,他們鄴城不過是陪都,也非主力防守,但追擊我們的軍隊中,鐵甲戰騎就超過一萬,這是我軍親眼所見,鄴城都有這樣的實力,中山城中的燕軍只會更強,我們前日裡就試過攻城,結果慘敗而歸,可有如此實力卻不野戰,任由我們在外面橫行,那隻能說明一件事,就是燕國現在有著非常可怕的謀劃,可能是想反過來,對我們大魏,致命一擊!”

拓跋珪的臉色大變,一下子站起了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