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千九百零二章 三萬雄師可吞蜀 (第1/2頁)

加入書籤

黑袍笑了起來:“是的,就是如此,相對來說,譙蜀也是比較好對付的一個,滅了孫恩盧循之後,晉國元氣大傷,就算劉裕有心想要北伐,國力也不允許,我們剛才分析過,戰後的恢復,還有勢力範圍的重新劃分,都是需要消化和調整的,沒個三年五年時間,劉裕是做不到集中舉國之力,大舉北上,更不用說,還有我們會在暗中不停地給他增加難度,讓東晉內耗了。”

羅龍生緊跟著說道:“所以,劉裕惟一可行的選擇,就是找個軟柿子捏一下,後秦現在給胡夏打得自顧不暇,不太可能象以前那樣全力死保譙縱了,而譙蜀的實力很弱,軍隊只有幾萬人馬,戰鬥力又差,上次沒有預料到後秦會出兵,所以劉裕甚至只派了三千人西征就想滅蜀。”

黑袍冷冷地說道:“也不完全是因為劉裕輕敵,而是當時他剛剛建義成功,手上沒有多少兵馬可用,他派劉毅出兵荊州時,也不到一萬的部隊,打下荊州後又要分兵鎮守荊州,防備廣州的天師道軍隊,能分出三千人西征,已經是極限了,他本意是想讓劉敬宣和劉道規立功後能鎮守西蜀,利用蜀地的物資做大事的,結果給後秦的援軍打退了回來,算是劉裕的第一次軍事失敗。”

“只不過,這蜀軍的實力,確實也不算強,這回譙縱在蜀地經營了幾年,要再用三千人就想滅他們,有點太託大了,不過,要派軍滅蜀,也不需要超過三萬,這點兵力,劉裕還是拿得出來的。”

羅龍生有些疑惑地搖了搖頭:“三萬兵馬就滅蜀?不夠吧。這回連譙道福出蜀攻打白帝城時的兵力都超過五萬了。雖然說蜀兵戰鬥力不強,但要滅蜀之後再控制蜀地,鎮壓各路的叛亂,怎麼著也得有個五六萬人馬吧。”

黑袍微微一笑:“要是出動五六萬人馬,那差不多是要大北伐的規模了,這是東晉現在承受不起的,要是劉裕真的敢興起如此規模的軍隊去滅蜀,那我的那些個民不聊生的宣傳,就足以讓他放權下野了。所以,劉裕最多出動二三萬人,先滅了譙縱,然後再跟當地的豪強大族們取得一定程度的妥協,讓他們放棄作亂和抵抗,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留他們的權益,就象在南燕那樣。”

羅生龍冷笑道:“還南燕呢,南燕的韓家,封家這些大豪強地主,都給連根拔起了,蜀地的訊息就是再閉塞,這些上層家族也不會對此一無所知,我們完全可以在蜀地搞些風波出來,劉裕也許滅蜀只要兩三萬軍隊即可,但想平定這裡,哼,我看他沒個十萬大軍是不要想的。”

黑袍的眼中冷芒一閃:“這就是我們以後要做的事了,不過現在不急,我們只是分析劉裕若是重走劉邦老路,肯定是要取蜀地,然後北伐入關中,或者是跟諸葛亮一樣先平定隴右甘涼,取得了羌氐的騎兵戰馬,組建起自己的騎兵部隊,才能在北方的平原與關中之地,與胡騎正面對抗。”

羅龍生搖了搖頭:“一定要騎兵嗎?我看北府軍沒有多少騎兵,也是橫掃有騎兵的羌氐啊,就在前幾天的大戰中,數千羌氐騎兵不也是沒起什麼作用嗎?”

黑袍沉聲道:“如果就一兩次會戰來說,甚至是戰役級別的決戰來說,現在的劉裕和他的北府軍戰力強大,戰法純熟,即使面對俱裝甲騎,也有取勝的機會,但是,你可別忘了,這些勝利是建立在敵軍,無論是慕容垂還是徐道覆,主動跟劉裕和劉道規決戰的基礎上的,他們以為有了騎兵,尤其是重騎兵就可以正面打垮北府軍的步兵,才會失敗,可要是反過來,他們有騎兵,卻是不打決戰,不打正面,而是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優勢,跟劉裕打游擊呢?”

羅龍生的眉頭一皺:“那就意味著得放棄自己的城池,百姓,糧草了,在關中這樣打,等於把長安都給拱手相讓,誰敢這樣冒險?就象慕容垂,他在臨朐決戰也是因為半個南燕的軍隊和糧草都集中於此,如果不戰而退,這些軍糧物資全給劉裕取得,後面也沒法打了。”

黑袍搖了搖頭:“後秦不會是劉裕北伐的終點,他還要收取甘涼,恢復河套,因為如果河套草原上的胡夏不滅,始終會是巨大的威脅,還有就是東邊的北魏,他們也是隨時可以退到平城甚至是漠南草原上,再與北府軍決戰,要跟這樣的有強大騎兵集團,又捨得棄城讓地,在大草原上神出鬼沒的敵人戰鬥,就不可能只靠步兵和戰車了,必須要有一支獨立作戰的強大騎兵才行。”

羅龍生點了點頭:“明白了,要想守住長城,就得壓制住漠南和河套,這確實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我們以後是不是還要助這些北方的胡虜,讓他們有能力擋住劉裕,不能讓他輕易取得關內的天下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