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太原王氏謀逆史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看臺之上,百姓和普通士人們暴發出一陣巨大的叫好聲,而世家子弟們則個個面色鐵青,閉口不語,最尊貴的主看臺這裡,一片安靜,除了護衛皇帝的那些宿衛軍士們奮臂叫好,幾乎無人喝彩,可是另外的看臺之上,則是歡呼之聲震天動地,對比如此鮮明,宛如天地之別。

司馬曜顯然有些不太滿意,他左顧右盼了一下,目光所及之處的那些世家子弟們,甚至都沒有看向他,他勾了勾嘴角,繼續說道:“不過,逆賊郗超,已經灰飛煙滅,屍骨無存,本應梟首曝屍,傳首各地,現在也就免了。只是郗氏一族…………”

王旬的聲音突然響起:“陛下,請您在下旨之前,還請三思。”

司馬曜一臉不爽,看向了王旬,沉聲道:“怎麼了,王愛卿,你是想為郗家求情嗎?知道你跟郗超關係好,但國有國法,朕是依律令行事。”

王旬恭聲道:“陛下,郗超之案,有其特殊,其人雖然大逆不道,騙了我們所有人,也對大晉造成了巨大危害,但是他所做之事,並非以家族之名所為,相反,郗超早已經給郗家逐出家族,從族譜上除名,剛才陛下與神尼入棚之後,臣也問過郗氏族人,他們都說,並不知道郗超做過這些事情,只知道他多年不知所蹤,連人也不在家中,而剛才根據劉裕和桓世子所言,郗超作惡,是靠了慕容垂的那個叫什麼黑手乾坤的神秘組織,並非用到郗氏家族的力量。所以,還請陛下處理之時,只誅郗超一人,不要株連無辜。”

他的話剛說完,不少華麗大棚中的世家貴族子弟們,彷彿商量好了一般,全都走了出來,對著司馬曜就拱手行禮:“還請陛下法外開恩,不要株連無辜,殃及郗氏一族。”

司馬曜神色不悅,轉頭看向了同樣在一邊行禮的刁逵:“刁卿,你是廷尉,掌國家律令,你說,郗超之罪,是否應該株連郗氏一族呢?”

刁逵恭聲道:“陛下,王旬大人言之有理,郗超並非以家族之力行謀逆之事,所謂不知者不罪,連劉裕在罪名未洗前,也沒有給株連家人,郗家是開國就立過大功的頂級世家,還請陛下感念其先輩恩德,顧及我大晉世家同氣連枝之誼,只誅郗超一人,就不要再株連郗氏一族了吧。”

此言一出,不少看臺之上的百姓們不幹了,嚷了起來:“謀逆乃是大罪,不管是否知情,都是滅族之罪,怎麼可以說只問罪一人呢。”

“就是,平民百姓謀反,不管家人是不是知情,都要連坐,為什麼到了郗家就可以網開一面?世家就有這些特權?!”

“是啊,再說郗超不是給重新收回郗家了嗎,今天也是坐在郗家的大棚裡,已經是一家人了,就不要說什麼給逐出家族的話了吧。”

“陛下,執行國法應該一視同仁,不能對世家就這樣公然姑息啊,要不然,民心難服,家國難治!”

司馬曜聽著四周看臺的這些聲音,臉上帶著一絲微笑,雖然他剛才同意了支妙音的意見,可是心裡卻是不想放過郗家的,這些百姓說出了他的心聲,而現在這時候看到這些世家貴族們臉色鐵青,卻是因為不佔理,而無法開口反駁,若是看了平時,這些世家貴族有一萬種辦法讓數量數十倍於自己的平民百姓安靜下來,但今天,卻是他們第一次被人這樣圍攻,還只能罵不還口,一看到這種情況,司馬曜心一股給壓抑了幾十年的惡氣,就此舒展!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所有人都情緒激動,百姓們大聲叫罵,世家子弟們憤懣不言,卻是面紅耳赤,最後,當他的目光落到場中劉裕身上時,卻是微微一愣,這個鐵塔般的漢子,垂手直立,保持著標槍一樣的軍姿,可是臉上卻是沒有一點喜怒哀樂之色,彷彿這外面的一切,與他無關。

司馬曜眉頭微微一挑,雙手下壓,示意場內眾人安靜,聲浪漸漸平息,他對著劉裕說道:“劉裕,你是指證郗超的原告,現在王旬,刁逵等幾位大人為代表的世家子弟們,說郗超謀逆,家族不知,所以不應該株連郗家,你怎麼看?”

劉裕平靜地說道:“卑職以為,王,刁等幾位大人言之有理,而且,本朝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過。大晉南渡立國之初,鎮守荊州的大世家,琅玡王氏中的王敦曾經兩次起兵作亂,攻破都城,屠殺忠臣,挾持陛下,那可是公然的謀逆,但平定王敦之亂後,先帝也並沒有株連王氏一族,只是把直接跟著王敦起兵的那些王氏子侄誅殺,象他的兄長,當時站在朝廷一方的開國孫相王導,就沒有受到任何的處罰,王旬大人想必是看到家族祖先的舊事,才依例援引,請陛下開恩的吧。”

王旬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紅,劉裕這話如刀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