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天師竟藏數萬軍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毅等人相互對視,何無忌勾了勾嘴角:“寄奴,盧循他們說得有理,我方兵力不足,洛陽城外一馬平川,也不象你這回在董家塢可以利用地形伏擊,討不了任何巧,背城野戰沒有勝算。”

檀憑之笑了起來:“寄奴,你說怎麼打就怎麼打,我知道,你肯定早就有盤算了,不過就我看來,除了守城好像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劉裕的目光微笑著落到了魏詠之的身上,魏詠之的兩片兔唇翻了翻:“如果利用好三條出城的地道,也許可以作點文章,不過地道我看過,出動不了太多的人,夜襲偷偷搞他們一下還可以,想要一舉破敵,我看不出有這種可能啊。”

劉裕看向了劉毅和孟昶,這二人互相看了看,劉毅眉頭一皺:“我們和洛陽守軍如果配合,乘敵軍攻城的時候,另一邊出其側後,然後兩面夾擊,也許可以一舉打破敵軍的封鎖,寄奴,你是這樣想的嗎?”

孟昶擺了擺手:“不行的,這裡和洛陽隔了兩三里,慕容永是用兵高手,一定會把兵營和封鎖線建在兩城之間,隔絕兩城相互間的呼應,到時候他們一定是集中兵力猛攻我們金墉城,因為他們會知道,這裡才有精兵,而洛陽雖大,城中卻是百姓居多,斷不會出城作戰,所以希樂所言的戰法,沒有實用價值,我們真正能做的,只有死守金墉城,用這裡的強大守城兵器,給敵軍大量殺傷,慕容永遠道而來,其氣正銳,一定會趁銳攻城,只要守住十天以上,敵軍氣洩,到時候我們再聯絡桓玄的兵馬,裡應外合,可得全勝。寄奴,你說的一舉破敵之法,是這個吧。”

劉裕微微一笑,目光最後落在了身邊的劉道規身上:“道規,你認同彥達哥的意見嗎?”

劉道規的眼中光芒閃閃,沉吟良久,搖了搖頭:“桓玄的兵馬,是不能指望的,他們如果真的有意跟我們配合,就不會放棄陝郡和弘農了,一旦他們擊殺苻丕成功,一定會帶著苻丕的首級和前秦俘虜回荊州,而不是來這裡幫忙。因為,對桓玄現在來說,以這功勞搶奪荊州的權力,比在中原浪費時間重要得多。”

劉裕點了點頭:“分析得很好,繼續說,如果沒有桓玄的兵馬為外援,我們接下來怎麼打。”

劉道規正色道:“敵軍乘銳而來,士氣正盛,又可以隔離兩城,一定會如彥達哥所說的那樣,猛攻這裡,我們現在有兩千精兵,守住的問題不大,但如果敵軍不計傷亡,尤其是以前秦降軍或者是各地抓來的百姓為先驅,強行攻城,那我軍的傷亡會很大,即使守住,也無力再開城與敵野戰,所以,在我看來,靠守城消耗敵軍銳氣的戰法並不合適,如果大哥需要的是這一戰大破西燕而不是簡單地打退,那就得選擇主動出擊。”

劉毅冷冷地說道:“道規,你向著你大哥也得有基本的判斷才行,主動出擊?我軍根本沒這個實力,如何出擊?就靠這兩千人馬背城與敵決戰?那還不如拉上洛陽兵馬一起出來拼一下呢,還分守兩城做什麼。”

劉道規微微一笑:“我只是猜測了一下大哥的想法,具體的戰法,大哥你就別瞞著大家了,給我們說明白吧。”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了劉裕的身上,劉裕微微一笑,說道:“道規說的有道理,這一戰,我們不止是要打退西燕,不然的話不傷其根本,其去而復來,西燕是能透過不斷的擄掠和搶劫來壯大自己,強如苻堅,其經營多年的關中也是生生給西燕這種強盜式打法拖垮了。”

“所以我們絕不能跟慕容永一直拖下去,他不敢打慕容垂,也不會回關中,那我們這裡中原就是他唯一能佔的地方了,這次他藉口追殺苻丕,率軍前來,一定會用關中的老辦法,坐地不走,分兵四處劫掠以應軍需,時間一長,如果我們無法破圍,那翟遼和張願都會幫慕容永,到時候大勢就去矣,我們能突圍出城都是幸運了。”

盧循點了點頭:“寄奴,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拿什麼實力去和慕容永拼呢?不是我們不肯幫忙,而是以我們的實力,裝備,除了守城外,沒有勝的可能。”

劉裕笑著看向了盧循:“盧循,你說我們要坦誠相見,開誠佈公地合作,但是自己卻一直隱藏了最重要的一個訊息,請問你的大師兄孫恩,現在何處?”

盧循的臉色一變,轉而恢復了平靜:“孫師兄現在滎陽一帶,組織各種塢堡民眾撤離,他不會撤往這裡,而是會撤往滎陽。這和我們此戰有關係嗎?”

劉裕輕輕地嘆了口氣:“中原之地,有上百萬的人口,上千個塢堡村寨,豈止會是進洛陽的這十萬人?你們天師道在此經營多年,幾乎所有的塢堡都聽命於你們,又怎麼會只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