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人性善惡千古謎 (第1/2頁)

加入書籤

類似的話,苻堅從很多人的口中都聽說過,最近的一次是劉裕對他說的,但這一次從一個曾在自己朝中擔任小官的人嘴裡說出,仍然讓他嘆息不已,他喃喃地說道:“尹司馬,真可惜,在孤的朝中,沒有發現你,卻讓姚萇得了便宜,這是上天無眼,讓孤的朝代滅亡啊。”

尹緯嘆了口氣:“天王仁厚,這是您能在天下大『亂』後還能撐這麼久的原因,但是在『亂』世中,誰能最大地利用人『性』之惡,而不是人『性』之善,誰才能得天下。恐懼永遠是比愛戴更能讓人效力的力量。這也是大單于能最後勝出的原因。”

苻堅咬了咬牙:“這麼說,你也認為姚萇是個大惡人了?為何還要跟隨,難道你也是個惡人嗎?”

尹緯平靜地說道:“我主姚萇,不是簡單能用善惡定義的,他殺伐果斷,對於自己的敵人冷血無情,讓人又恨又怕,卻是不敢與之為敵,事實證明,他比天王更得人心。起碼,我這種人,更願意追隨大單于。”

苻堅恨恨地說道:“罷了,你說的對,這個『亂』世中,人民會畏懼那些強大的領主,而不是仁君賢王。你這樣的人,為了家族的延續,為了榮華富貴,投向更有可能成功的姚萇,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我還是那句話,玉璽已經給了東晉,休想叫我交出來。”

尹緯點了點頭:“我知道天王這是實話,你需要這個玉璽為自己的子侄在東晉找到一個避難的藉口,上次你放走劉裕,應該就是給了玉璽。本來我家大單于還想退而求其次,想要你禪位於他,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苻堅冷笑道:“禪讓不是不可以,如果是讓給東晉皇帝,我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姚萇卑鄙小人,受我大恩,卻不思報效,反而在我最需要他的時候舉兵反叛,即使靠了強力橫行一時,也必會受上天的報應,我寧可粉身碎骨,也絕不會禪位於他。你讓他死了這條心吧。”

尹緯點了點頭:“這點我同意天王的觀點。苻秦氣數已盡,不過我主的朝代,恐怕也不會太長久,天下鹿死誰手,現在還看不出來。”

苻堅輕輕地“哦”了一聲:“怎麼,你對姚萇也不放心?不看好?你不是說他在『亂』世中能用人心之惡嗎?”

尹緯嘆了口氣:“『亂』世之中,不擇手段,陰險邪惡,自然可以強極一時,但所謂下好上之所好,如果只憑陰謀詐術,那部下也必然多『奸』邪之徒,一旦能平定之後,必然叛『亂』四起,宗室相殘,這點,司馬氏的晉國,就是最好的例證。”

苻堅長嘆一聲:“這是當年王景略教過孤的話,他說,天道好還,報應不爽,不施仁義者,必死於陰謀之中,這話還真沒錯。孤的仁義,自孤南征而止,而姚萇的好日子,也不會太長久。尹司馬,既然你看得這麼清楚,不如早早地南投晉國,去追隨真正的明君聖主。”

尹緯搖了搖頭:“不,晉國絕不是明君聖主,他們的皇帝不過是個傀儡,而各大世家門閥,勾心鬥角,這次北府軍的失敗,就是他們內鬥的結果,所謂君子不入危邦,當年王猛不肯隨桓溫回東晉,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外邦人才,如果貿然加入,必會捲入這殘酷的權力之爭中,不得善終。天王的宗室堂弟苻朗,有北方名士之爭,主動歸降晉國,還送上了青州,不也是難逃一死嗎?”

苻堅的頭上冷汗直冒:“這麼說來,是劉裕騙了我?孤的兒子逃到晉國,也難逃死路?”

尹緯正『色』道:“只要不捲入那晉國的紛爭,應該不會有事。天王,你還有什麼遺言,需要我轉告你的家人嗎?我雖然無法保你的『性』命,但是也許可以網開一面,放苻宏逃出長安,這也算是我作為你曾經的臣子,對您的恩情的最後回報了。”

苻堅咬了咬牙:“在我死之前,我還是有些不甘心,先生的見識超群,我想聽聽,你對於未來的天下大勢的看法。”

尹緯的眉頭微微一皺:“現在還看不太清楚,不然我自己也會追隨心中的明主了,就是因為看不清未來的大勢,所以現在只能暫時寄身於姚萇這裡。以觀時局。不過既然天王這樣問了,我也不妨試著一說。”

苻堅看著尹緯,臉上閃過一絲期待之『色』,江山霸業,皇圖天下,是每個雄主的夢想,即使在自己手中無法實現,即使死亡就在眼前,他仍然無法掩飾自己對此的渴望。

只聽到尹緯緩緩說道:“關中這裡,長安的淪陷,已然不可避免,西燕會攻破長安,但必然不會久留,最後會是我主佔得關中,但他人情未復,各地仍然有很多忠於天王的力量,會聯合反撲,關中的爭奪,會經年累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