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章 唇槍舌劍 (第1/1頁)

加入書籤

唐會長洋洋灑灑講了一大堆,都是把這次研討會拔高到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高度。 當然,唐會長原本就是學校的副校長,在理論方面,那是沒得說,可以說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什麼易經的起源啦,易經作為國學經典,在古代,對哲學,軍事,醫學等學科產生的重大影響,在現代社會所產生的作用等等。 還別說,這會長還真不是白當的,有一定的理論水平,並且脫稿演講效果還是不錯的,小會議室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唐會長的講話告一段落,唐會長就向著其他三個副會長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這個週六,就是還有相隔一天的時間,民間民俗,國學文化研討會就召開了,我們易經研究會,作為參與單位,經和其他部門協商,一共派出六名代表參與會議。” “初步確定,有我本人,副會長,盧佔元,副會長,宋曉波,副會長於佳信,以及兩位理事參加。” “兩位理事,一位是趙晉國理事,一位理事是新進加入易經研究會的林海洋理事。” 唐元明講到這裡,小會議室嗡的一聲,發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而且有不少人低頭在竊竊私語。 “那個林海洋是誰呀?” “不知道呀,以前沒聽說過呀!” “噓,就是前排左邊那個,二十多歲那個年輕人!” “呀,這不小毛孩子嗎?這麼年輕就是理事? 門子挺硬啊!” “別瞎說,讓人家聽見,怪不好的。” “聽見能咋的?我一個老頭子,還能治我個罪啊?” “這年頭,有背景就有出頭的機會,要不老李這次能去上。” 叫老李的理事撇了撇嘴:“去又能咋的?也就是個陪榜,會長,副會長好幾個呢,顯不著咱們。” 下面正在叉叉咕咕的議論著,唐元明掃了一眼會場,咳嗽了一聲:“大家都靜一靜啊,靜一靜,都先別說話了,我下面再說兩句。” “這次會議的主辦方,市委宣傳部,新聞和文化事業發展處的範處長,是這次會議的主要領導人,是範處長極力推薦的林海洋理事,參加這一次的易經研討會。 主要是給易經研究會注入一些年輕的新鮮血液,為把我國的國學文化發揚光大,做出一個強有力的推動。” 唐會長停頓了一下,給大家一個反應的時間,然後又接著說道:“既然市委宣傳部範處長極力推薦,想必林海洋理事應該是對易經和國學文化有著很深的研究,大家就不必再議論了。”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理論方面需要交流的,或者有什麼想法,可以私下裡找我溝通,也可以找林理事聊一聊嘛!” 這個唐元明果然是一個千年的老狐狸,狡猾無比,不動聲色的就把戰火引到了林海洋的身上。 林海洋坐在下面,苦笑了一下,心想:“等一會兒散了會,我恐怕不會那麼輕易就脫身了,免不了有一場唇槍舌劍。” 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林海洋自從加入易經研究會,就知道在這裡面的一些老傢伙,肯定會刁難他這個後生晚輩,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如果你們這些老傢伙為老不尊,那就別怪我林海洋,可不會慣著你們! 果然,當唐會長宣佈散會,林海洋剛站起身來,呼啦啦就圍過來五六個老頭,都是易經研究會里面,其他的這九個理事之中的人。 當然,這裡面有的人是來針對林海洋的,有的只是來看熱鬧的。 看熱鬧的不怕事大,何況是免費的熱鬧,不看白不看白,白看誰不看? 一個像矮冬瓜似的,長著三角的,五十多歲的老頭,帶著一絲嘲諷的口氣問道:“林理事,今年二十幾了呀?什麼學校畢業的呀?” 林海洋一聽來者不善,挺起腰板,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說道:“我今年二十九歲了,過了年就三十歲了,三十而立了。” 矮冬瓜三角眼撇了撇嘴,不屑的說道:“能看懂易經嗎?易經可不是誰都能看得懂的呀!” 林海洋微微一皺眉,直面回答:“甘羅十二歲官拜丞相,姜子牙八十歲才勉強當上丞相。”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有志不在年高,無知空活百歲!” 矮冬瓜三角眼,被林海洋懟了個面紅耳赤,啊啊了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 這時候,被別人說讓林海洋頂了名額的那個老李頭插話說道:“請問林理事,易經和道德經,和中醫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 林海洋回頭向老李頭微微頷首一笑:“自古以來,《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可以說是名副其實。” “易經和道德經,都是論述宇宙間萬事萬物,生老病死,此消彼長,生生不息的執行規律。 自古醫易相通,而中醫是運用易經的理論來給人看病治病,維持社會的基本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說,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