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看來有必要解釋一下 (第1/1頁)

加入書籤

昨天的六更暴發,加上這兩天的幾章,各位追到最新章節的朋友們的心情,大概也跟王世充一樣,從高峰到了谷底,人生的大起大落是這樣的刺激,以至於許多入戲頗深的書友感情上接受不了,書評區也一下子熱鬧了許多,這裡天道首先感謝各位的熱情與長久以來的陪伴,在此鞠躬。

不過天道還是認為有必要解釋一下,本書雖然大體走線按正史走,但並不是完全契合正史,至少正史上魏徵李靖來整沈光這些一流文武人才並不在王世充手下,就象之前的倉城之戰,正史上費青奴早就死了,但我仍然讓他活了下來,就是為了全書的構思與佈局,洛水崩這一次,同樣如此。

如果這戰老王就這麼贏了,那整個天下的局勢盡在他手,李唐這時候關中立足未穩,竇建德也沒有一統河北,得勝之後的王世充可以輕易地掃平群雄,那就沒有三皇會戰這樣的壯觀史詩戰役,全書會失色許多。

而且如果這戰獲勝,就不會有道路隔絕,江都兵變這些,王世充想要奪權篡位,難度就大了許多,因為奪楊侗的位和奪楊廣的位,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綜合考慮,這戰王世充必須輸,不能讓他在指揮上出現問題,那就只有在傳令吹號這些事上給人陰了吧,之前我已經作過鋪墊,心細的書友應該能體會到,無論是天象還是那個新來的傳令兵,都預示了此戰必輸。

此外,元文都等人派來傳令兵黑了老王這事,事後也會成為東都火併的導火索,正如李密透過火併翟讓才一統瓦崗,王世充終歸也要走到這一步,無論是統一軍權還是代隋而立,這都是少不了的,伏筆在此埋下。

這戰之後,王世充還是要和李密繼續在中原鬥上一兩年,老王作為主角當然不會給消滅,但要從谷底一點點地往上爬,李密也不可能一兩仗就給打到崩潰,瓦崗軍作為王老邪的重要對手,會是徵霸途中纏鬥時間數一數二的,以後一兩年內,李唐勢力會奇蹟般地崛起,成為天下最強的力量,這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只能由王李雙雄在中原的死鬥來爭取。

洛水崩了,老王退守河陽,這個小小的城池,如何會成為王老邪絕地反擊的起點,請大家繼續關注吧。(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