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四十六章 涿郡聚兵 (第1/2頁)

加入書籤

魏徵默然不語,王世充有感所發,他也心有慼慼,半晌,他才開口道:“主公,聽說這回前軍的主帥已經選定了,仍然是由宇文述負責,於仲文副之,率領先頭部隊三十餘萬人,已經整裝待發了,現在涿郡一帶,大軍雲集,北方各州郡的精銳府兵,以及被募集的民間勇士,足有八十萬之眾,只等後續的十餘萬江南部隊到位之後,就要全軍出征了。”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個時機選擇得倒是不錯,也難為楊廣了,在這寒冬臘月還離開舒服的東都洛陽,跑到涿郡幽州這樣的苦寒之地挨凍受罪,我聽說這次隨駕的四千多名各部官員,一路之上可是受夠了罪,楊廣有暖和舒適的大營御帳,這些人卻只能跟普通士卒一樣住最簡陋的帷幕,他們都是些養尊處憂的官家子弟,哪受過這種罪,沒到涿郡,聽說這些低階官員都給凍死千餘人了。”

魏徵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但這次是御駕親征,名義上楊廣也是跟大家同甘共苦,所以這個表現的機會,誰也不願意放過的,那些人多數也是自願從軍,即使是死了,也是自己的選擇,只有一個人,這次跟楊廣唱了反調。”

王世充有些意外,輕輕地“哦”了一聲:“還會有這樣的人?不想活了麼?”

魏徵笑道:“是那個前任太史令,後來受兒子牽連,被貶為合水縣令的庚質。”

王世充長出了一口氣,撥出的白氣在寒冷的空氣中瞬間就成了一道白霧:“原來是這位老夫子啊,怎麼,他兒子以前是齊王的僚屬,楊柬倒黴後,不僅他兒子跟著丟官流放,他自己也給免了太史令,出為合水縣令,難道這回還不吸取教訓,想要唱反調來吸引楊廣的注意力?”

魏徵搖了搖頭:“其實也不完全是反調。楊廣的御營經過合水的時候,還特地把庚質叫過來奏對,看來楊廣也沒完全忘掉這位史學大師,或者說對當年讓他受兒子的牽連而免官有些歉意。這回就向他展示了隋軍強大的軍容,然後問他出徵的前景如何,能不能一戰而克。也許是上次蕭禹按我們的意思說的那些話,也讓楊廣有些心虛了吧。”

“這庚質當時就回道,可以一舉而克。但陛下不宜親征。楊廣當時聽得有些不高興,就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庚質就說,陛下車駕在此,行進的速度不可能太快,這會讓高句麗有所防範,若是戰事遷延不絕,就會生出變數,萬一出師不利,則有損陛下的威名。”

“不如陛下就坐鎮涿郡。給前方諸將傳下方略,要他們自行出擊,倍道兼行,直攻遼東城(漢時樂浪郡的治所,即三國時遼東公孫氏的都城襄平),則一定可以旗開得勝的。”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話說得不錯,現在是一月,遼河還在結冰,如果此時加快出擊的速度,可以趁著遼河結冰過河。趕在高句麗沒有完全動員之前兵臨遼東城下,那麼這次的徵高句麗之戰,即使不能拿下平壤城,一舉滅國。至少也可以收復遼東,達到一半的目的。只不過,這樣的諫言,楊廣是不可能聽的。”

魏徵笑道:“正是如此,楊廣當時就不高興了,說你庚質既然怕死。就留這裡好了。於是他就帶著御營繼續前行。”

王世充微微一笑:“這才是我們所熟悉的楊廣,不過庚質的話對他也應該有所觸動,這回他應該不會等江南計程車兵再去集結了,只靠著雲集在涿郡的上百萬北方士兵,就可以出動了。等到四五月份,遼東一帶下起雨,道路泥濘,再想進軍,難度就會加倍,這一點,即使是宇文述和於仲文,也會向他進言的。”

魏徵正色道:“是的,剛才接到了楊廣的旨意,讓主公在辦理完江都之事後,迅速到遼東去和他會合。看來他也是心裡沒底,需要主公幫他出謀劃策呢。”

王世充搖了搖頭:“那我寧可在這裡多呆上幾天,也免得在他的身邊,出謀也不是,不出謀也不是,宇文述給逼到了前軍主將的位置,這回不出力也不行了,我的底線就是呆在楊廣身邊,絕對不能參與前軍的戰事。”

魏徵輕輕地“哦”了一聲:“主公真的以為乙支文德這回能打敗宇文述嗎?”

王世充點了點頭:“此人陰狠深沉,詭計多端,能力在宇文述之上,而且高句麗國王對他的信任,顯然超過了楊廣對宇文述於仲文諸將的,以高句麗的君臣一心,上下團結,我看不出有什麼戰敗的理由,正常情況下,戰線應該維持在遼東城一線,除非。。。。”

魏徵的雙眼一亮,追問道:“除非什麼?”

王世充嘆了口氣:“除非乙支文德想玩個大的,狠的,盡殲隋軍主力,也許會採取誘敵深入,放任宇文述大軍渡過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