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五十七章 秘製烤豬 (第1/4頁)

加入書籤

於是楊廣強行壓制著心中的不滿與憤怒,一邊在嘴上誇了張衡一陣,還賞了他不少錢財和奴婢,另一邊卻催促車駕早早地北上,來到這雁門之地,他本想親眼看看雁門關的雄偉與險要,並不指望在這裡能有好吃好喝好住處,可沒想到在這裡卻有了意外之喜,丘和的這個郡守府是最讓他能回憶起東都自己繁華的紫微宮的地方。

楊廣哈哈一笑,本想拍拍丘和的肩頭,手伸了一半才意識到自己是一國之君,這種勾肩搭背的事情有些不雅,於是閃電般地把手轉向了丘和的手上,雙手抓著丘和的手,不住地搖晃著:“丘愛卿,你辛苦啦,朕這一路過了這麼多州郡,就數你這裡搞得最好,真是花費了你一大番心血啊。”

一邊的蘇威馬上跟著附和道:“是啊,都是陛下英明,把丘太守放到了這雁門之地,可謂人盡其材,物盡其用,丘太守公忠體國,作為尚書左僕射,微臣是知道的,雁門搞得這麼好,靠府庫的錢只怕是不夠,丘太守應該自己也花了不少錢,這真是對陛下的忠臣所為啊。”

丘和的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應該的,應該的,陛下對我雁門官民的深恩,可謂天恩浩蕩,一輩子也不知道能有幾次這樣承受天恩的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至於微臣的那點家底,本就是託陛下和大隋的洪福才有的,拿出來回報陛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楊廣心中一陣春風盪漾,正待開口,卻聽到後面的人群裡傳出一聲冷冷的“哼”聲,他的臉色一沉,扭回了頭,只見一身紫袍的高熲掛著一張臉,站在後排,冷冷地看著丘和。

這回楊廣本不想帶高熲出來,很煩這個老頑固又掃了自己的興。可是前幾天從東都趕過來會合的蕭瑀卻說,高熲是當年幾次大敗突厥的隋軍主帥,而賀若弼是現在活著的平滅南陳的唯一大將,這二人若是帶著。定可威服啟民可汗和那些野心勃勃的草原部落首領,使其不敢對中原起了輕慢之心。

於是楊廣才勉強把身為太常卿的高熲和賦閒在家的賀若弼帶在了身邊,一路之上,也暗派心腹嚴密監視。這一路之上高熲都沒什麼異樣,大概是看到這一路上。所過州郡多數還是保持著楊堅時期的簡樸,或者說有些寒酸的作風,可到了這雁門郡,看到如此勞動民力的面子工程,高熲終於暴發了!

楊廣忍著心中的不滿,臉上仍然掛著笑容,作為一個優秀的影帝,他知道如何在臣子們面前表現得象個明君:“高太常,有何高見?”

高熲鄭重其事地向著楊廣行了個禮:“啟奏陛下,大隋有明確的規制。接待天子,接待大臣,接待御史,或者是接待將領,都按著品級有明確的標準,先皇曾經一再強調過,這些接待的費用取之於民,用之需要慎重,若是上行下效,個個追求高標準的規格。那將會勞民傷財,損耗國力,助長國家的奢侈之風。”

“這次陛下一路出巡,所過州郡。基本上還是維持了開皇律所規定的接待規模,老臣也深感欣慰,只是這雁門郡,本就是邊塞之地,土地貧瘠,物產稀少。卻要供養上萬士兵,是年年都要靠著國家救濟撥款才得以維持的州郡,可是這郡守府的裝修,卻趕得上大興宮,連門釘用的都是黃金做的,若非丘和在此地搜刮民脂民膏,濫用民力,安能如此!”

“當年先皇在時,楚國公興巨資興建仁壽宮,先皇看到那華美宮殿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說楚國公害他結怨於天下人,惟請陛下深思此言的深意,重責丘和,以儆效尤。”

丘和嚇得一下子跪倒在地,不住地磕起頭來:“陛下明鑑,這裝修雁門關的費用,全是由府庫裡的存銀和微臣個人的積蓄所出,絕無搜刮百姓,增加稅賦之事!最多隻是雁門百姓聽說陛下要來,歡欣鼓舞,多出了幾天的力役罷了,微臣也是按規制給予了補貼,微臣對陛下的一片赤誠,可昭日月,還請陛下明察啊!”

楊廣臉上的笑容消散得無影無蹤,扭頭對著蘇威沉聲道:“蘇僕射,你說這雁門的裝修,是非要靠高太常所說的搜刮民脂民膏,才能完成嗎?”

蘇威的眼珠子一轉:“雁門的條件確實艱苦了點,以前一直要靠國家的撥款救濟,也是事實,但這幾年自從突厥臣服以來,這裡的情況好了許多,而且朝廷對此地的撥款並未減少,關市所得的稅收也按舊例全歸雁門郡所有,這七八年的積蓄麼,微臣以為好好地裝修一下,是可以做得到的。”

高熲正色道:“蘇僕射,你我都是做過尚書左僕射的人,當知這雁門的條件艱難,民生困苦,看看這城裡其他地方的房屋,還是和我八年前率軍反擊突厥,路過此地的時候一樣破舊,民居如此,可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