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武通的悲劇 (第1/4頁)

加入書籤

pS:祝大家國慶快樂,感謝各位書友們這一個月來對天道的月票支援與打賞鼓勵,你們才是天道繼續創作的動力所在,謝謝。

紅拂微微一笑:“不錯,楊秀的把柄多,容易下手,而且他排在第四,相對來說威脅也大一些,王世充,你也和楊秀打過交道,對此人下手,不會讓你有什麼道德負疚感吧。”

王世充想到了那年跟著史萬歲平定寧州的時候,楊秀和萬智光和自己打交道的情況,一副鄙夷不屑的表情掛上了臉:“楊秀確實不是個東西,對他下手,我沒什麼意見,也算是為民除害呢。只是你們準備如何對他下手呢?這兩年他在蜀中雖然跋扈,但也沒什麼謀反之類的把柄,皇上疼愛自己的兒子,楊勇都沒捨得殺,哪會動楊秀呢?”

紅拂搖了搖頭:“不,根據我們在蜀中的內線回報,楊秀在蜀中這幾年胡作非為越來越厲害的,不僅還是和以前那樣期男霸女,而且捉了不少山中的獠人,女的做丫環,男的閹了之後作僕役近侍,逼反了不少山獠部落,蜀中的官軍,這些年一直在馬不停蹄地平叛,都是拜楊秀所賜。

除此之外,楊秀還在自己的王府中製造違禁之物,他的樓臺規格,出行車輦,都是按著天子的定製來的,這些都是他的罪證。”

王世充早就料到楊秀會這樣做,如果不過一把天子的癮,那就不是楊秀了,但他有些意外,楊素對楊秀的情況這麼清楚,於是沉聲問道:“你們在蜀王府裡也布了眼線?”

紅拂點了點頭:“這些是必須的,不掌握各位王爺的情況,那就是聾子瞎子,越國公多年前就已經在楊秀身邊放了人,所以他的情況,還有漢王的情況。我們都瞭如指掌。”

王世充嘆了口氣:“越國公所謀者大,你們既然已經有了證據,那為何不直接稟明皇上,讓他召蜀王回京呢?只要調離了楊秀。再派個酷吏去蜀中清查,那自然可以扳倒楊秀。”

紅拂微微一笑:“皇上剛剛廢了楊勇,現在再提廢楊秀的事情,未免太急了一點,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再緩個一年多,等楊秀在蜀中呆得心煩,再惹一兩件事,到時候再上報皇上,一查到底。”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這個辦法不錯,等個一年,再去找楊秀算總賬,楊秀這些年一直在蜀中各地平定山獠叛亂,也順便讓自己的親信隨軍混功勞,依我看。他遲早要在這裡栽個大跟頭的。”

紅拂笑著點了點頭:“不錯,越國公就是想問問你,大將軍楊武通,此人的軍略,能力如何,在蜀中能不能獨當一面,平定叛亂?”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上次平定寧州的時候,我曾經和楊將軍共事,這位是個經驗豐富。中規中矩的將軍,但我認為他個人更適合擔任的是副將,而不是主帥,因為楊武通的思維有些保守。缺乏應變能力,對於上級的命令會不折不扣地執行,而不敢質疑這個命令是否正確。”

紅拂收起了笑容,正色道:“既然如此,楊將軍應該有足夠的能力指揮蜀中軍隊平定山獠的叛亂了,難不成山獠中還能有什麼能人嗎?”

王世充搖了搖頭:“對楊武通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於山獠。而是來自於蜀王楊秀強加給他的那些近侍監軍。上次我就碰到過一個這種極品,對行軍作戰一竅不通,還喜歡指手劃腳,妄議軍機。上次是有史萬歲為帥,鎮得住這種近侍,可這回楊武通為將,我覺得他沒這個魄力拒絕楊秀派來的近侍,萬一出什麼閃失,那非但數千將士性命不保,就是楊武通自己,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紅拂的表情越發地嚴肅:“這又是為何?我朝的幾次敗仗,士卒損失十之八九的,主將不也是能跑回來嗎?”

王世充嘆了口氣:“紅拂姑娘,這是軍機,你不懂的,以往的敗仗,在出徵前都會作好周密的計劃和安排,順利時如何打,不利時如何撤,都有定數,但這需要有經驗的大將能準確判斷形勢,不利的時候也能隨機應變,殺出一條血路撤回,必要時就得扔下救不出來的人,帶著部隊突圍。”

紅拂點了點頭:“楊武通不是這種可以隨機應變的大將,所以碰到這種情況,他衝不出來,對嗎?”

王世充的嘴色勾了勾:“不錯,正是如此,而且楊武通雖然已經是大將了,但極為愛護自己計程車卒,在征伐寧州時,他的部隊從不落下一個傷兵,順境時自然是好事,但到了當斷則斷,需要犧牲部下來換取大部隊突圍時,他是狠不下這個心的。

蜀中的山獠和寧州的蠻夷很象,雖然正面無法與我大軍相抗衡,但是勝在熟悉地形,若是在深山老林裡打起遊擊,襲擾我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