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六章 史上第一飛毛腿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華強一下子明白了王頒的想法,如果帶去過江的人太少,沒準羊翔和裴蘊就會打退堂鼓,畢竟他們也並不知道北方的真實情況,萬一這次只是賀若弼這幾年一直在搞的疑兵之計,那自己全族的性命都可能不保,他們甚至有可能在重壓之下臨陣變卦,抓了王頒去報功。

所以王頒只有在身後站了幾百個人的時候,才可能讓他們安心,既然從江北帶不過去這麼多人,就只能靠著江南的舊部們給自己撐場面了。

想到這裡,王華強問道:“景彥,你家在江南的舊部可靠嗎?畢竟也過了這麼多年,當年跟著你父親的那些人至少也有五六十了,靠這些人能打仗?”

王頒微微一笑:“華強啊,要打仗當然不能靠這些爺爺輩的,但是他們有子侄啊,當年先考對部下將士甚厚,所以老賊陳霸先在向他下毒手的時候,根本不敢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交鋒,而是假傳聖旨讓他離開部隊進城,然後才暗殺。

按理說,其實老賊打仗也算一把好手,南陳的半壁江山幾乎他也是打了個遍,還擊潰了北齊的十幾萬大軍,但即使是老賊,也不敢和先考正面交戰,就是因為先考厚待士卒,故而人人願意為他效死。

所以當年先考冤死後,不少舊部雖然沒了領頭人,無法反抗老賊,但也不願為他效命,而是選擇瞭解甲歸田。

這些年有些老弟兄聽說我們兄弟二人逃得大難,在大隋為官,主動地派子侄過來與我接頭,說是隻要我踏上江南大地,就一定會帶著全族來迎,這次來我們這裡接頭的那位麥鐵杖麥壯士,就是其中之一。”

王華強想到了這幾個月一起跑來接頭的那個麥鐵杖,略一皺眉:“看此人的年紀只有三十不到,他真的對令尊有這麼忠心嗎?”

王頒哈哈一笑,拍了拍王華強的肩膀:“你可別小看這麥鐵杖,他不僅水性極佳,可以遊過大江,更有一雙飛毛腿的絕技,可以日行五百里呢。”

王華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日行五百里?那還是人嗎?就是透過快馬傳遞的軍報,也不過是六百里加急,他還能比馬跑得快?”

王頒搖了搖頭,跟王華強說起這麥鐵杖的來歷:

麥鐵杖的父親麥曾唯,本是嶺南地區的始興人(今廣東始興),陳霸先從嶺南起兵討伐候景時,麥曾唯先是加入了陳霸先的部隊,後又被劃到王僧辯手下,當了一個小軍官。

陳霸先攻殺王僧辯後,麥曾唯也解甲回鄉,繼續當了百姓,並在那裡娶梁氏為妻,生得一子,取名饒豐,號鐵杖。

麥鐵杖父親早死,從小逢異人指導,習得一身武藝,更難得的是其身輕體健,有神行之術,他少年時曾嘯聚山林,帶了一夥鄉黨為盜,被官府擒獲,罰為官府奴隸,一兩年後,被帶入建康城,為皇帝撐御傘。

而麥鐵杖即使到了建康,還是賊性不改,每天晚上皇帝散朝後,他便趁著夜色徒步跑到幾百裡外的南徐州(今江蘇鎮江),明火執仗地入室搶劫,然後又連夜奔回建康,第二天一早繼續為皇帝打傘。

麥鐵杖這樣當了幾回夜行大盜後,在一次盜竊時露了相,由於他長得比較特別,當時南徐州的捕快裡也有曾經在京城當過差的,認識麥鐵杖,於是報到京城,說皇帝的打傘侍衛是個江洋大盜。

當時陳朝是陳霸先的侄子陳宣帝陳頊在位,根本不相信麥鐵杖有這本事,後來告狀的人越來越多,當時的尚書蔡徵就想了個辦法,在散朝時當眾宣佈,以重金為酬,徵尋一個人持一份公文去南徐州刺史府,並必須要在第二天早晨持回函回此報道。

麥鐵杖一見有錢賺,欣然接了這個任務,果然在第二天一早就把回函帶到,這才讓陳宣帝和眾臣見識到了他的飛毛腿功夫,也相信了那些案子是他做的。

出於愛才之心,陳宣帝沒有殺他,但仍然將其重重責罰一罰後,讓他迴歸故里,重新當了百姓。

而麥鐵杖回鄉之後,無意中看到了父親留下的遺書,知道了父親與陳氏的恩怨。

想到父親被陳氏害得窮困潦倒,自己又是永無出頭之日,麥鐵杖一下子變得苦大仇深,主動地串聯起不少在父親遺書裡提到的老戰友,幾年功夫下來,居然被他串聯了一百多王僧辯的舊部。

這些人原來在王僧辯手下有多風光,現在就過得有多悽慘,不少人的子侄嘯聚山林,混得最好的也只能在家裡種田,可謂苦大仇深。因此他們跟麥鐵杖是一拍即合,紛紛表態,只要王公子站在江南大地上,一定舉家投奔。

這一兩年來,麥鐵杖幾次偷渡隋境,往來於王頒家與江南,王頒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