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62章 定數 (第1/2頁)

加入書籤

“咱們過段日子就能換大房子住了,對了,還得買輛車代步。送兒子上下學方便,我上班也方便。”老太太家的戶主,已經變成了張萍。開發商最終將電話打給了張萍,讓她回去商談賠償事宜。結束通話了開放商打來的電話,張萍嗑著瓜子對丈夫得意的道。

“咱們哪來的錢換房子,還買車,擠地鐵實際一些還是。”丈夫一邊擦拭著餐桌一邊說道。家裡有多少家底他清楚。買房?不是近幾年能夠考慮的事情。

“你這麼做不合適吧,這樣,把你媽接過來住。老人家吃不了多少,多雙筷子而已。而且咱倆上班去了,家裡有個人照應著也安全些不是?”等張萍把事情對丈夫講了一遍,丈夫皺皺眉頭對她說道。丈夫的父母在農村,他每年也只有國慶節和春節才能回去看望兩次。眼看著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他恨不能每天都陪著他們的身邊,照料他們的晚年。可是現實的情況並不允許他這麼做。

“到時候再說吧,她邋遢慣了,真到家裡來,沒幾天就得把家裡弄一團糟。”張萍壓根就沒打算讓張太婆到自己家裡來住。至於太婆的房子拆了住哪兒,她覺得這應該是有關部門去關心的問題。

“可憐啊,早讓她多留個心眼,偏不聽。”字簽了,該騰地方了。相處了半輩子的鄰居們,拖家帶口的離開了這個生活了幾十年的弄堂準備各奔東西。今後有緣,或許還能再見。若是沒緣,此一別或許就再無相見之日。一步三回頭的從弄堂裡出來,張太婆拖著她的小拖車緩步向前走去。身後,傳來了鄰居們的嘆息聲。

“太婆,你可以去告她的。”終究,還是鄰居大嫂心懷不忍的高聲對張太婆喊了一句。張太婆停下腳步,回頭看著那些目送著她的老街坊們,緩緩揮了揮手。告?張太婆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告自己的女兒。她彎腰撿起路邊的一個塑膠瓶,小心翼翼地把它擺放到拖車上,沿著馬路繼續向前走去。

“什麼?沒結婚就有了個女兒?你別開玩笑了,這樣的女人誰會要。”

“萍啊,今後你就跟媽媽相依為命好不好?”

“也不知道你父親姓啥,你就隨媽姓張吧。”

“閨女,媽今天給你包餃子吃。”

“好好兒讀書,將來有個正經工作,就不會跟媽這樣了。”

張太婆走累了,她拖著小推車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她抬頭看著沒有以前那麼藍的天空,眼前浮現出自己年輕的時候,還有張萍小時候的那些事情來。

張道玄走在街上,他準備去銀行取錢。他跟他們家那位,已經把婚禮提上了日程。都60多歲的人了,再矯情下去也沒多大意思。不如趁著感情穩固的時候,把婚給結了。婚禮初步定在來年的五月初五,張道玄琢磨著,那個季節不冷不熱的。結婚的人也輕鬆一些,來賓們也能輕鬆一些。婚禮雖然是定在來年,不過很多事情得提前準備了。例如婚房,例如婚紗照什麼的。

“喂,120嗎?銀行門口有個老太太快不行了。”銀行門口的臺階上,歪倒著一個老太太。有銀行的職員正在那裡打著電話。老太太的身邊放著一輛軲轆磨得雪亮的小推車,車裡放著幾個塑膠瓶,還有一個小木箱子。張道玄凝神看去,只覺一股子生氣從老太太的天靈蓋正往外湧著。生氣洩完,人也就完了。

“都讓開!”張道玄一個箭步上前,推開幾個圍觀者後一手捏住老太太的脈門,一手撫住她的天靈蓋運起道力就想把她外洩的生氣給引導回去。

“媽媽,你幹嘛不吃魚肉啊?”跟老太太的生氣乍一接觸,張道玄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副畫面來。畫面中,一條狹窄的里弄裡,一戶很普通的人家中,一個小女孩正捧著碗問坐在對面的媽媽。

“萍萍吃魚肉,媽媽喜歡吃魚頭。”媽媽小心地將魚刺剔除掉,然後將魚肉沾著碗裡的醬汁送到了孩子的碗裡說道。

“媽,咱家那房產證的名字,可以換成我的麼?”老太太的生氣極度不穩定起來,所傳匯出來的資訊也變得雜亂無章。張道玄眼中出現了一箇中年發福的女人的形象,她正坐在飯桌邊問著自己的媽媽。

“要是師兄在......”張道玄拼盡全力,也只是將老太太的生命挽留到救護車到來。等醫生們粗略的檢查過之後,紛紛搖頭表示人沒了。張道玄一跺腳,站在那裡說了一句。

“真可憐啊!”路邊圍觀的人們看著老太太被抬上了車感嘆道。有人嘗試著,開啟了推車上的那個木箱子。裡邊是幾件換洗衣服,還有一張存摺。存摺裡有三萬塊錢,開戶人姓名那一欄寫著,張萍。

“喂,請問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