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57章 石窩子 (第1/3頁)

加入書籤

空曠的荒原上,孤寂的矗立著一個佔地有十幾畝的破敗山村,或者叫大石窩子。

大石塊圈了二十幾畝地,砌成了圍牆,足有三米高,兩米厚,顯得很堅固、壯觀。前後左右四個豁口,卻上了厚實的大鐵門,鏽跡斑斑,但還能用。豁口的一側,都有一個防雨風的高高哨崗樓,可容兩三人放哨和休息。

不過,石窩子裡僅有少量石木結構的低矮房屋,列成一排,只是沒木門、沒窗戶,空蕩蕩的。雖然每一間房屋的面積不小,還盤有火炕,但火炕並不大。其餘就是一排排整齊的馬廄,一處處整齊的大茅草棚子,幾口封閉的水井,幾處正對房屋門口的土灶。

這一處大石窩子似乎存在很久了。不過,有人新添了石塊,有人新修補了灶臺、屋頂,有人才除了野草、平整了地面,還有人砍了不少柴火、一些石炭,堆在一角。

這是一處特殊的驛站,幾個門口還立著石碑,上面刻著一些入住的規則。行人看到上面的內容,便會知道,這一處驛站只供行商們短暫休整,不是官方的。它也由路過的行商們合力維護。

往日裡大石窩子三天兩頭是空置的,不過今日,趕在日頭落下前、荒原上野獸的嚎叫此起彼伏時,有了稍稍的生機。

此刻,石窩子裡,四下燃起了火把,在房屋前,棚子下的幾處灶臺燃起了石炭火,架起了鍋,水氣升騰。六七十匹的馬和騾子難得的在馬廄裡享受糧草和水。大茅草棚子下,到處擠滿了車架和貨物。只是四處走動的人卻不多,除了燒水做飯的十幾人,以及警戒放哨的人。再少有人出沒了,很是安靜。

不過,這是假象。

一間大屋裡。灶臺用上了,火炕上鋪了棉被。上面擠著十人,就地地下也躺著有二十來人,一個個包紮了手腳,有的昏迷不醒,有的在低聲的**,都是傷員。

蔣龍和王海二人小心的陪著張衛東,不敢亂出聲。

張衛東在給一名傷者把脈,片刻後放下起身。迎著蔣、王二人熱切而希冀的目光,便點頭道:“暫時沒問題,蛇毒被壓制住了,有我的治療和用藥,應該能堅持到關內,不過,傷者太多,中的都是混合蛇毒,我配置的抗毒藥劑也不夠,所以只能壓制。不能根除,要痊癒必須得趕緊到關內進一步治療了。”

“多謝張大夫的救命之恩,我安遠鏢局必有厚報!”王海感激的說道。

蔣龍也道:“我家老爺也說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不會虧待張大夫!”

這會兒陳大老闆不在,去休息了。

陳大老闆上了點年紀,路上受了驚嚇,損失慘重的打擊,又勞累了一番,堅持到了這裡就倒下了。不過,張衛東給看過了,只是驚嚇過度、心神大耗,問題不太大。開了安神補氣的藥。

五間大屋裡,近兩百名傷者。全靠了張衛東一力主導,診斷、清創、清毒、針灸、開藥等等。而且由於這方面的藥材不足。張衛東是能用什麼藥用什麼藥,用光了整整一車藥粉。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只能努力保證這些人不死。

不提診金,就是這一車的藥粉,按永和堂的脾性,那也價值不菲。不過,目前也只能欠著,先救人再說。

張衛東點點頭,又道:“病人的進食一定要流食,少吃多餐,另外,兩天內按時按方子服藥。兩天後我再診斷,看是否需要更換藥劑。”

二人連忙應下,手上還有一張清單,記錄著不同的人,不同的藥,不敢混亂,否則就是人命關天的事。

張衛東又交代了二人幾句,便沒他的事了。忙了兩百人的療傷,他也累的不輕了。似乎從一年前起,因為身體變差,他就很少出動了,除了在永和堂。這次事出巧合,卻不能不救。

這一排大屋,只有十間,原本可能沒他的份兒,但如今張衛東一行人分得了兩間,車隊上下對張衛東等人都十分的恭敬。

一間裡滿是少年和幾名養子,趙二寶、趙鐵蛋、趙弓箭、趙獵鷹和趙獵狗也在,火炕上、地鋪都已鋪好了,還有一些隨身攜帶的行禮堆放著,而外面,趙嬸和趙氏在忙碌著做飯,切好的肉條、白菜、粉條、胡蘿蔔,還有饅頭,堆了不少,菜油和牛油入鍋,散發著陣陣香味,正待下鍋。和旁邊的灶臺上的大堆蛇肉一比,張家人烹飪的更精心,更豐富。

張衛東看了看,便去了隔壁一間。

果然,其餘人都在這裡。

灶臺裡燃著火,火炕上鋪了被子,小月月、小張慧和幾名女孩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