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39章 邊境縣城 (第1/3頁)

加入書籤

五月初,處於慶國和齊國交界處的任縣發生了一件大事,大名鼎鼎的黃沙盜栽了。不僅損失了過半馬匪,三位當家的也被砍了腦袋,而鄭縣尉和吳主薄等人卻一舉出名了。

傳聞是吳主薄緊急報信,鄭縣尉帶領捕快們在半路埋伏,一舉擒殺。

事情傳開時,那些黃沙盜的腦袋已經被送往了王都報功,黃縣令、張縣丞二人蓋了大印,一時間,縣裡無論百姓,還是地主豪紳都紛紛叫好。黃沙盜崛起了幾年,打家劫舍,殺人擄掠,擾的方圓百里內人心惶惶,官府這次總算辦了件漂亮的事。

同時,捕快們聯合了駐紮在城外的‘平南軍胡騎營’一營500人的軍士,開始在城裡城外掃蕩黃沙盜的剩餘人馬。少了一半馬匪以及三位當家的,黃沙盜實力大降,正是清掃的好時候。

也不知是哪裡的情報,縣城裡居然真的有黃沙盜的幾名內線,被捕快們逮了個正著,一番拷打審問,供出了一些人,就是猛虎幫分舵的一名副舵主也受了牽連。及時得到訊息的猛虎幫分舵立刻撤掉了這名副舵主的身份,驅逐出分舵,撇清了牽連,然而,這名副舵主卻聞風潛逃了,這事不了了之了。

在城外的胡騎營軍士前去掃平黃沙盜,打了個對方措手不及,剩下的黃沙盜在損失了大部分人手後,只有幾人逃進了深山,逃走的人中就有那名‘馬軍師’。

黃沙盜不復存在了。

東街上,今天新開了一家藥堂,金邊黑底金字的牌匾‘永和堂’。沒有炮仗,沒有花籃,沒有紅布,門柱上也沒有貼對聯。只是將門前的的牛糞、碎石清掃乾淨了,在塵土飛揚的地上灑了水,掛了牌匾。

沒錯。任縣縣城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諸多小街、巷子。還有南北兩個高大的城門,整個縣城夾在大山之間,算得上一條上下南北的小要道,不時有南下北上的行商經過。只是,無論大街、還是小巷子全都是土路,髒亂不堪。

永和堂就佔了東街上原本的一處小莊院,前門有一處門面鋪子,地方不小。旁邊就是小莊院的正門。小莊院裡面有大大小小十幾間廂房,青石板鋪就的地面,馬廄、水井,還有一個小花園,可供人居住、練功。

而這樣的莊院,在縣城裡算得上中等規模,要買的話,沒有600個銀幣是買不來的。但若租借的話就便宜多了,一年租金60個銀幣。

一大早,莊院裡的大人們起的很早。在餵食了7匹良馬、2匹騾子後,開始了站樁吐納、打拳、練步法。

直到一個時辰後,練功才告一段落。大部分人散去,不過還有人在堅持苦練。

女人們去做飯了,小莊園裡還有一群孩童,此刻才不情不願的穿衣洗臉,一會兒早飯後,私塾先生要上門授課的。

男人們,練武的繼續練武,去藥堂幫忙的去幫忙,出去買菜賣肉的也有人負責。

只是永和堂開門迎客數天了。門前冷清,不見一個病患上門。

永和堂裡。

一進門<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右側靠窗有一排嶄新的長椅,供病患等待休息。右面那端還有一個房間,垂這白色的門簾,那是坐鎮大夫的休息室。

而長椅的對面,有一個黑漆長桌,一把椅子,這裡供坐診大夫診斷時所用。

再後面,有一道櫃檯攔住了來客的去路,病患是不能進去的,因為那裡面有左右兩個大藥櫃,上面足有幾百個小抽屜,那是準備存放炮製好的中藥的。抓藥的夥計在裡面工作,負責抓藥、稱藥。

藥櫃後面有道後門,直通小莊園裡。

不過此刻,永和堂裡只有張衛東一個人,即是坐診大夫,也是抓藥的活計,另外,藥櫃的抽屜裡還缺少了一大半的藥材。從入城到落戶、開藥鋪,前後也不過半月時間,儘管在市面上、託關係買了一些,但這年月的藥材也不容易獲得。東街上還有另外兩家藥堂,聖手堂、濟世堂。

這兩家藥堂似乎是老字號,東街的人們比較信任。

永和堂只是新開,開業的低調,名氣都沒傳出去,自然就更不能比了。

也因此,開門幾天來,湊在門外看熱鬧的人不少,但就是沒人來看病。

張衛東清閒的很。

“老爺!”

藥堂正門進來一人。一般後門都從裡面關著,免得小月月和狗蛋他們進來搗亂。所以,即使莊院裡的人也從藥堂正門進出。進來的人是趙弓箭,如今清理了舊的農夫形象,換了身新棉質長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