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三六九 葛莊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三天後,葛莊。

“突突突——”

幾輛小型的工程機械開了進來,莊子裡一下熱鬧了起來。

不少的老頭老太太,甚至小屁孩們出了門,對著這個方向指點指點,很是好奇。

“聽說有大人物在咱莊子裡定居,連那塊荒坡一共十畝地都買了下來,成了建築用地,一百萬,這價錢可很高了!”

“什麼一百萬,不止,據說這大人物還另捐了兩百萬,要修繕咱莊的土路成水泥路,還要捐建一所小學呢!”

“什麼,水泥路?做了大好事啊!”

“有了小學,小崽子們就不用出村就可以上學了!”

“這事是真的嗎?”

“怎麼不是真的?連鎮委書記都出場了,當場捐的,前後三百萬了,估計,這事很快就宣佈了!”有人證據確鑿的說道。

——

村東,現場有人在指揮施工。

蕭老爺子也耐不住寂寞,拉了張衛東到了現場,看著那緩坡漸漸的被剷平,很是高興。

按照這速度,怕有一天功夫就剷平了,兩天功夫就把這裡該平整的平整好了。打好地基,馬上就可以開動建設一座二層小樓,上下八個房間,帶洗手間,而廚房則建設在小樓旁邊,專門建一個廚房,連帶小倉庫。

小樓也要帶院子的,分前院,後院。

不僅如此,那魚塘也是要開闢的,佔地一畝。

魚塘和建設用地共三畝,還剩七畝,分出一畝種蔬菜,兩畝種果樹,四畝耕種‘青穗稻’。四畝的‘青穗稻’可比器宗的那十來塊谷田面積大多了,至少是一倍又半的樣子。

以後,只靠這四畝‘青穗稻’。一年差不多四茬,足夠一家人整年吃的了。

“衛東,按這速度,估計有二十天左右就建好了。世外桃園啊,養幾十只雞、養幾十只鴨子,養幾隻狗,魚塘裡養一些魚,再種些綠色蔬菜,開種一些糧食,自給自足。嘖嘖,以前根本沒敢想過!”蕭老爺子興奮的說道。

張衛東忍不住笑道:“老爺子,你這打算開農場嗎?養三五隻雞、三五隻鴨,養條狗,養點魚,這就足夠了,多了怕你到時根本顧不來!狗的話也不用買了,我正好養一隻田園犬。叫老黃,在榮鎮,過幾天我讓人帶來!”

當初放老黃在榮鎮。也是迫不得已,現在有了莊園,倒可以帶來了。

“顧不來?那你圈這麼大塊地做什麼?不是用來耕種,用來養魚麼?”蕭老爺子不解的問道。

張衛東指著土地,說道:“我是這樣計劃的,建築和魚塘用了三畝地,面積不小了,剩下七畝,一畝種點菜,兩畝地和路邊、田邊種百顆果樹。剩下四畝種點好東西,修士吃了也大有好處!”

“什麼,你說真的?那東西真那麼珍貴?到底是什麼東西?”蕭老爺子吃驚道。“那不行,既然那麼珍貴,到時必須將這十畝地圈起來,砌上高牆。讓人看不到,不然麻煩事多著呢!”

張衛東說道:“倒時您就知道了——”

“不過您說的對,還是砌牆吧,反正不是農地,當小莊園建起來也好,少了麻煩!”

二十天後,高質量的小莊園建好了。

原本還要更多時間的,但是,在金錢的刺激下,大批人手齊上陣,大大縮短了工期。小樓和廚房倉庫建起來了,魚塘也建起來了,四周也砌上了高牆,拉上了鐵絲網,莊子裡已經看不到裡面的情景了。

整個莊園裡的用具,都以木製和瓷器為主,傢俱、桌、椅、臺、甕、缸等,甚至炒菜用的鏟子都是木質的,而且是原木,沒加任何的化工原料。

一切以綠色、以無任何汙染為主。

當然了,這樣下來,造價就不菲了。

買地、捐贈一共花了三百萬元,但這莊園的建設和佈置,卻花了五百多萬!

不僅如此,魚塘裡放了水,又放了幾十條各種食草魚,六畝地拉了壟,分成一塊一塊的,田地邊上,種著一百多顆各不同的果苗。

當初去購買這果苗時,那人一聽要一百多種果苗在一起,頓時直搖頭,給張衛東講解了什麼是熱帶果樹,什麼是溫帶的。

奈何,張衛東執意如此。如今的小莊園路兩側、田地邊上、甚至後院、還有那兩畝地裡,都種下了,都是小苗,要出成果,估計得一到三年了。

而朝橋頭這一方向,正是小莊園的大門,兩面有三米高的朱漆大硬木門,門兩邊各有一座大石獅子鎮守,不過平時,大門上開著一小門,可以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