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三十三 是時候 (第1/2頁)

加入書籤

院裡一狼藉,樹斷,碎石落葉遍地。

瘋和尚跑掉了,拎著禪杖跑掉了,在磕了三個響頭之後。

攔也攔不住,言出必踐,瘋和尚就是瘋和尚。

當然暴跳如雷沒口子亂罵一氣偏又有氣沒處發有火兒沒地兒發,瘋了也似,不提。

三人相對無言。

黃麻雀還沒有走,黃麻雀蹲在屋簷上,歪著頭,像極了一隻傻鳥兒。

半晌,嘆道:“以多欺少,好不要臉!”

三人不語,無話可說。

黃麻雀冷哼一聲,飛走。

半晌。

方殷苦笑道:“二位師兄,他說的是。”周道長嘆道:“勝之不武,不足為喜。”吳師兄哈哈一笑:“咱是以多欺少,他是以大欺小,打贏了就是,又管那許多!”話是如此,終歸各覺面上無光,一時又無言。過一時,吳師兄長嘆道:“學藝不精,怪得誰來?若是掌教師叔在此,管教他輸得心服口服!”

周道長點點頭,於袖裡拈出一物:“存真,收好。”

是那瓷瓶,內有見笑。方殷接過,揣進懷裡,吳師兄又於袖中摸出一物:“用了九支,哈!那智絕內力果然了得!”是一扁扁木盒,只半掌大,邊沿有機括細孔,色灰白。這便是六出牛毛針,機括髮之,見血即化。方殷搖頭,笑道:“這個師兄你留下,那瘋和尚若是再來發瘋,一針送上就好!”

實則若是吳師兄與他交戰,只需一針便可制敵。前一時瘋和尚勢如瘋虎,中一針,身形只一凝,眨眼便即揮杖衝上!一針,一針,又一針,直至身中九針終於緩將下來,棄杖認負。實則方殷也未取勝,方殷根本就來不及出劍,這便是周吳二人分持見笑以及六出牛毛針的暗中相助的原因——

若是方殷來使,見笑無法破他護體罡氣,而六出牛毛針便有餘暇發出,怕也射他不中。今日之戰,前日裡黃麻雀便已告知,三人定下計策合力退敵,也是實屬無奈。吳師兄看看周道長,周道長笑道:“此針何其輕巧,偏又疾而銳利,宿師叔的手筆,果然非同凡俗。”吳師兄點頭,一笑:“也好,方師弟。”

暗器二人不是沒有見過,可是這般細微奇巧的暗器當真罕有,宿道長做出來的小東西,每每在真正用過以後,方知奇異。這就叫做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見笑制人不傷人,小小牛毛針也不毒厲,然而有如廢柴一根的方道士下山以來,硬是憑著這兩樣古怪小物事無往而不利,竟也一樣威風神氣!

瘋和尚敗了,敗得極不甘心。

方道士勝了,勝得極不光彩。

宿道長做出來的東西便如同宿道長本人一樣,都是讓人哭笑不得。

說過笑過,也是嘆過。

收拾一番,直到傍晚。

炊煙升起,伴了雲霞織錦繡,華燈初上,共隨飛鳥舞夕陽。

三人吃過晚飯,坐在院裡閒聊。

聊的是內功,聊的是劍術,聊的還是方殷。

關於方道士的內功,關於三清真鑑與空冥神功,周道長和吳師兄思量再三,也是一籌莫展。自是相互衝突,無法使之相融,每每一動內息便是兩股真氣雜亂糾纏,入經脈如刀劈斧砍其痛難當,散於周身如雷噬電擊,僵而麻木。沒辦法,誰也沒辦法,最後兩人只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也許宿師叔,會有辦法。

是的,宿道長也在同時修練這兩門功法,也不知道現下想出來辦法沒有。

關於方道士的劍術,關於三清劍法與青萍劍訣,莫說周道長和吳師兄連連撓頭了,方道士自家也是甚覺丟人。上清十二劍,玉清十二劍,太清十二劍,三清三十六劍方道士直忘了二十八式,剩下八式使來也是似是而非,徒有其名。關於這點周吳二位師兄看法出奇一致,那就是:上清立教千年以來,劍術絕對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方道士。

那是因為方道士推託不得,無奈演示了幾劍,一見之下二人登時驚若天人!

以至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詞,慘不忍睹。

周道長是說,你真的是我上清,呂師叔教出來的弟子麼?

方道士無語。

吳師兄是說,我實在是想不明白,如你這般身手,掌教師叔怎會放你下山?

方道士無語。

二人說了又說,還要再說,方道士終於開口,說,我活著本就多餘,早該一頭撞死。

二人無語。

說笑而已,二人也不是真個嘲笑於他,呂師兄當下便要助他重拾三清劍法,周道長更要另行傳他幾套上清劍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