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六 上清搜救大行動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

一聲巨響,驚天動地!

當!當!當!嗡——

是鍾!主殿的鐘!聲聲大作,久久迴盪嗡鳴,使得滿山皆驚,無人不動容!

出事了!出大事了!

是這一天,巳時之末,上清眾道齊至玉清宮,前前後後,一人不少!

人聲鼎沸,驚異莫名。

玉清宮的鐘,等閒不響,響必大事!要事!十萬火急!

誰人敲鐘?

上清掌教,沐長天。

又有何事?

上清弟子,方道士。

沐掌教不在,方道士不在,宿道長不在。

這一天,除卻以上三人,上清所有道長道士齊聚玉清宮,午時已至。

方道士,失蹤了。

第一個趕到的是五子峰主趙長霄,其後二指峰主成長淼,當時這二人離玉清宮最近。

也只有他二人,看到了沐掌教。

——上清峰!

午時三刻,齊至上清峰。

很熱鬧,很熱鬧,教中所有人都來了,沐掌教也在。

方道士不在,宿道長沒來。

方道士,失蹤了!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隨風而去,無影無蹤。

沐掌教於崖邊探之不見,淚落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飛奔下峰,尋其下落。

是飛奔,不過盞茶時分,沐掌教已然身在崖下。

那是一處坳地,草木稀疏。

峰上峰下,沐掌教了如指掌,若他直直墜下,必落此處!

然而無人,遍尋不見。

萬幸!萬幸!當時沐掌教又是喜極而泣,這說明方道士竟然,沒掉下來!

舉目雲霧繚繞,崖壁隱沒其間,卻又不見峰頂——

只無人!

其後便是鳴鐘,召集眾人,搜救!

這就是事情的由來,很簡單,沐掌教寥寥幾句,交待清楚。

流著淚。

很多少都在流淚,面色悲慼,感同身受。

英勇救人,捨生取義,可謂是悲壯而又英烈,方殷無愧上清子弟!

是這樣,被救的老神仙,也在這裡。

老神仙還在飛,左手一顆牙,左手一根繩,飛到東,飛到西,這個說兩句,那個說兩句,不管認識不認識,一般熱情打招呼。老神仙是樂壞了,老神仙好久好久都沒有見到這多人了,一時間歡呼雀躍,渾然不覺疲累。在場好幾百人,一個個直挺挺戳在那裡,正似一根根的小木頭,小木頭,小木頭,一個一個又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七——

數著數著,忽然見到一個特別木頭的木頭!老神仙仔細辨認了一下,驚喜指點道:“大木頭!大木頭!”大木頭動也不動,恰似枯木一根。見他不理不睬,老神仙生氣叫道:“大木頭!傻木頭!哎喲喲!”忽然斜裡伸出一根柺杖,啪地一下打在身上!老神仙捂著屁股跳將起來,見鬼也似大叫一聲:“木頭婆!”

木長老嘆一口氣:“好孩子,好孩子。”

木婆婆收回柺棍,表情兇惡:“哼!再敢胡鬧,打你仙人頭!”

“木頭婆!黑頭婆!”老神仙驚恐大叫,抱頭鼠竄而去。在場眾道多半認識他,只有一干青年道士不識得。但老神仙就是老神仙,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早在木長老剛入上清的時候,老神仙就在這裡。在木長老和木婆婆成親的時候,老神仙還喝他倆喜酒來著。無論老神仙是不是真的神仙,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夠老!

此人,於八十年前自入上清,詢之無名,轟之不走。

其後登上上清峰,一守八十年。

說了,守的是仙芝。

自號:神仙!

據木長老故去的仙師,也是木婆婆的父親,上清上上代掌教墨真人所述——

這又是一個尋仙問道,想瘋了的人。

當然老神仙並沒有瘋,老神仙只是半瘋,老神仙從此就落在上清峰頂,一守八十年。

老神仙沒有認錯人,木長老姓木,就是一根大木頭。

木婆婆也確是姓墨,黑頭的。

老神仙蹲在石龜頸側,一圈圈,一圈圈,認真地將紅頭繩盤在白白石圈上,將牙齒放正正地在當中,並在口中唸唸有詞:“苦守八十載,所求為何來?石龜你自去,仙芝我銜來!唔,好了,好極!”

卻聽幽幽一聲嘆息,風中悽婉:“原來如此,哎!我的紅頭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