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九 十年 (第1/3頁)

加入書籤

江州地處中原東北,與北胡接壤。兩國百年來戰事紛亂,打了也不知多少回。隆景三年秋,十萬北胡軍突然大舉南下入侵中原,戰火起處便是邊陲重地江州城。其時兵臨城下,江州都指揮使潘宗德措手不及,手中僅僅有八千隆景駐軍可用,可說是實力懸殊,江州城岌岌可危。

十萬北胡軍四面圍城晝夜攻打,急欲破城南下。但這潘將軍乃是隆景名將,前朝便在此鎮守江州,為人剛勇激烈又擅謀略,豈肯坐以待斃!潘宗德率八千部下於城牆四面殺敵,又從城中百姓急募萬餘民勇協助,誓死苦守!

北胡軍初時遠處亂射,箭如雨下,江州守軍以木板棉席擋住;遠攻不成,鐵騎衝至城下強攻城門,守軍以敵箭射之,北胡騎兵損兵折將;又置雲梯舉盾冒死攀爬城牆,守軍以石塊沸油伺候,北胡兵跌死無數。八千對十萬,守了十幾日,江州城巍然不動,北胡軍陣亡過萬傷兵滿營,已是進退兩難。

訊息傳到朝中,隆景帝震怒,命大將軍郭延起兵十二萬,北上援江破胡。眼見局勢好轉江州可保,江州守軍士氣大盛,城中百姓歡欣鼓舞。誰知這時又生變故,左丞相於深進言,一力主和。時為隆景元年,滿朝文武反對之下,隆景帝不知為何竟依其所言,命郭延原地待命,遣使入北胡議和。

彼時江州已被圍二十餘日,北胡國主一邊遣人假意談判,一邊命前方大軍加緊猛攻。攻到第三十餘日,江州守軍已是疲憊不堪,戰力幾無,終於給北胡軍攻上城頭!旋即城破,北胡大軍湧入,潘宗德雖率江州守軍死戰不退,奈何敵眾我寡,殺了半日,八千隆景軍、萬餘民勇無一倖免,潘宗德遍體鱗傷,殺到最後血也流盡了,長嘆一聲自刎而死。江州城失陷,北胡軍死傷慘重,狂怒中屠城三日,殺得血流成河,十不餘一。待到朝廷得了訊息遣軍再行收復,江州已若死城。這便是十年前的——

江州大戰,三日屠城。

此後兩國又打了幾仗,隆景五年北胡國內政變,無力再戰,派遣使者進京議和。前日之恥猶在眼前,滿朝文武紛紛反對之下,又是左丞相於深慫恿隆景帝和談,使得兩國定了和約,戰事方止。邊境戰事不斷,一片荒涼破敗景象。雖這十來年恢復了些生機,仍是人煙稀少,屋舍凋零。而近年來北胡又蠢蠢欲動,不時派散兵騷擾劫掠,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生逢亂世命如螻蟻,朝不保夕。

浮浮沉沉不得解脫,十丈紅塵,。

這一日天空陰霾,寒風刺骨,大路上行人寥寥。

過了午時,天色亮了些,天氣卻愈加溼冷,不多時天上點點白絮飄然而下,落地無聲。路邊有間小茶棚,倚著半截土牆,幾根粗木條胡亂一搭,頂上鋪了些茅草,兩側垂了氈布。棚裡置兩張小方桌,幾個板凳,擺設很是簡陋。沒有客人,賣茶老倌閒來無事,坐在爐邊著賞雪,意態悠閒。

雪意漸盛,不多時四野間白茫茫渾若一體,襯得天地間愈發蒼涼空曠,寂靜深遠。茶老倌似有所感,閉目喃喃道:“好雪,好雪,多下些罷!哎,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又片刻,茶老倌睜開兩眼,起身拿了壺,收了些棚上積雪,放在爐火上燒:“難得清閒,又來紛擾,瞧這不是——”

官道蹄聲驟起,遙有兩騎馳來。

及近茶棚,馬上一人道:“雪天路滑,在這歇會罷,也喝口熱茶。”另一人道:“好極,好極,老薛,你請客!”那老薛收韁下馬,走進茶棚坐下罵道:“臭小子,沒大沒小!嘿,哪回不是我請了?”那老薛人高馬大,亂髮虯鬚,乃是人稱“血蹤萬里”的薛好漢。另一人笑嘻嘻跟了進來,瘦小邋遢,正是乞丐老大小方子。

自打從江州城出來,薛萬里已經後悔了不下七八十次了,連罵自己吃錯了藥,不該一時心軟,帶了這小孩兒出來,害得自家大是頭疼。一路上,這可惡小鬼一會兒說累了,要歇腳;歇會兒又餓了,要吃飯;吃完就困了,要睡覺;睡醒又無聊,要學功夫,如此走走停停*日,只行了不到千里路。

臭小子還甚為無禮,自作主張,沒口子老薛老薛亂叫一氣!薛萬里心裡後悔不迭,若不是怕落個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名聲,早就用了碎石神功,一把將他抓成粉末了。小方子尚不知他心中有這等惡毒想法,一屁股坐下嘻皮笑臉問道:“不叫老薛,那叫什麼?小薛?”薛萬里怒道:“呸,討打麼!我好歹也教了你幾招拳法罷,叫師父!”小方子訝道:“咦?那天是誰說自已不收徒弟了?說話不算,只當——”

“打住!不用你叫師父了,總該叫薛大叔吧!尊敬長者,你不懂麼?哼,沒家教!”薛萬里吼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