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十四 老夫子的武功 (第1/2頁)

加入書籤

老夫子直想一劍刺死了他!

除此別無他法,方道士就像是一塊狗皮膏藥,緊緊地貼在了老夫子的後背上,白天跟著,晚上也跟著,一連跟了三天,生怕他偷偷逃跑。老夫子是想逃跑,但他就連上個茅廁也要跟著,老夫子跑不掉。非但不離不棄如影隨行,而且更不讓你耳朵清靜,吃飯也說,睡覺也說,軟硬兼施軟磨硬泡,一心一意要學武功學劍法,那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又如一個無賴二混子苦苦糾纏著一個對他不理不睬視若不見的大姑娘,將死不要臉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老夫子都要瘋了。

這種事情還有強使,或說強迫的麼?老夫子想不明白。但老夫子終於體會到了方道士的可怕之處,老夫子生平沒有怕過誰,但當真是怕了他了。孔伯伯,我愛你,孔伯伯,我愛你,孔伯伯呀孔伯伯,我愛你啊我愛你!老夫子真的是要瘋了,老夫子真的是想一劍刺死了他,當一隻蒼蠅三天三夜嗡嗡嗡嗡沒完沒了地圍著耳朵打轉,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瘋的。並且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心起殺意!

方道士是很煩人,但方道士罪不致死。老夫子又是仁心仁劍,是不會濫殺無辜的。既然別無他法,老夫子最後只得違心地答應了他,說好罷好罷,我算是服了你小子!方道士終於遂了心願,很是得意。這叫就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絕世的武功驚天的劍法本就近在咫尺,不把握住機會那叫傻瓜!

世上的傻瓜有很多,但方道士無疑是最傻的一個。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人家那是不想教他偏偏硬逼著人家教,到頭來即使是答應教他也必定是敷衍了事,不肯好好教的。這也如同搭夥過日子,人家要是看不上你即使無奈之下和你一起過了,那也是不情不願更不拿你當一回事兒,早晚散夥。

方道士就根本就是自討苦吃,眼看著苦日子就要來了,還不知死活地笑。

方道士笑著,傻傻地說,孔伯伯,你要教方殷什麼武功呢?

說到武功,當說隱儒之武學由來。

並非是孔夢餘老夫子敝帚自珍不肯教他,而是正如老夫子自己所說的:我的武功,我自己也說不明白。老夫子本是一個生於貧寒之家的儒生,飽讀詩書自是沒錯,說滿腹經綸也是不過,三甲狀元入朝,位及太子太師,文采學識自也毋庸置疑。然而僅限於此,老夫子本就是一個文人,武功是半點也不會的。

變故發生在隆景元年,新皇登基之時。

彼時老夫子不及天命之年,堂上雙親已盡天壽而終,老妻猶在,尚有二子一女。便在隆景帝登基當日,老夫子一貶到底還卻平民百姓之身,更鋃鐺入獄淪為囚犯。孔太師不再是孔太師,老夫子便連秀才也不再是,但老夫子不以為意。命理無常,何況朝事政事,老夫子看的明白想得通透,這是一件再也正常不過的事。

新皇不是太子,登基的是他的七叔,七王爺,前朝皇帝的七弟。所以老夫子失了太子太師之位,更入了大獄。這還是客氣的,老夫子知道,七王爺並沒有殺他。非但沒有殺他,更沒有抄他的家,只流放,很客氣。七王爺,隆景帝,他本就是老夫子多年以來的老朋友,對老夫子一直都很客氣。

要知道那一天,包括前一天的晚上,京城死了很多的人。包括前朝皇帝,太后太子,文官武將,很多很多的人。從此,七王爺就是皇上了。七王爺當了皇上還是一樣客氣,客氣到還稱老夫子作孔太師,客氣到找人傳話,說可以滿足孔太師的一切要求,只要你安安穩穩地坐牢。坐到死,就好。

老夫子也很客氣,老夫子只說,我要看書。

天下藏書最多的地方是禮部書庫,共計八萬六千部,四十五萬三千二十一本。是的,老夫子要看書,老夫子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老夫子還沒有全部看完。書有道家佛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也不擇,拿來便看,雜家也看,三教九流,道藏也看經書也看,詩詞也看歌賦也看,天文地理命法數數一般來看,直於牢獄之中看了五年。

當年是有一個獄卒,每日往返於禮部書庫與京兆大獄,專門負責給來回搬書。只有那個獄卒知道,他看得很快,比一目十行還要快,他不是像在看書,而是像在翻書。也只有禮部書庫負責此事的經管知道,他是將書庫的書看完了,全部看完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老夫子看得並不快,老夫子也沒有將所有的書看完,老夫子只要從那些書裡面找到自己想要並且是一定要找到的,一種東西。

隆景六年,時當隆冬臘月,子夜。

老夫子扭斷牢鎖破獄而出!京兆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