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五十五 象冢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是在哪裡,方殷不知道。

戈壁,風沙,石礫間頑強的野草,零零落落的野花。

舉目四野蒼茫,放眼天地寂寥,本來小小過客,此時格外渺小。

方殷孤獨地走,一個人,但方殷並不孤獨。

有鳥,吃蟲,有蛇,捕鳥,有鷹,擒蛇,如果方殷是一隻鷹,那有多麼好?

自由自在,翱翔在藍天上。

沒有水,只有山,山是很好的參照物。

一路向西。

方殷又黑了,方殷又瘦了,風餐露宿著,艱苦的生活。

活著,就很好了。

此時方殷遠遠跟在一群野象後面,靜靜地走著,默默地看著。

是野象,並不奇怪,長鼻子,大耳朵,長長短短是象牙,不是豬鼻子插蔥裝出來的。

象群一直在走,一般靜默著,走過無盡的乾涸。

摩羅教會了方殷許多生存的技能,比如跟著象群,可以找到水喝。

方殷很渴。

水就在方殷腳下。

可說近在咫尺,也許三尺不到。

可是方殷找不到,方殷沒有那麼長的鼻子。

大象可以。

大象也渴,小象更渴,有一隻小象就渴得嗷嗷直叫了,賴在原地不走了。

小象很可愛,什麼動物小的時候,都很可愛。

象群停下來,開始找水喝。

方殷看著。

乾燥的土,挖開。鬆軟的土,挖開。溼潤的土,挖開。渾濁的水,冒出來。

大象就像挖掘機,以圓大的象蹄,片刻挖一大坑。

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

小象喝完了水,滿足地甩著小鼻子,又張嘴嗷嗷叫了。

大象喝完了水,甩著大鼻子似在嘆息,大象嗷昂嗷昂地叫,似乎吹著號角。

象群又前進,緩緩離開了。

方殷等著。

一隻豹,來了。幾隻狼,走了。一群豺狗,來了。一群黃羊,走了。

大夥兒都很渴,都要喝水,方殷只能等著。

弱小的動物,排在後頭。

直到一隻花背倉鼠喝完了,方殷才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

和一隻蜥蜴,一起喝。

坑裡的水不好喝,土腥味兒很重,快趕上泥湯子了。

可是方殷在喝,方殷大口地喝,方殷趴在坑邊咕嘟咕嘟地喝,喝了又喝。

沒有什麼,大夥兒都這樣喝,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並不髒,土是乾淨的,水也是乾淨的。

方殷跟著象群,一路向西。

這是一群極好的旅伴,做好事不留姓名的,方殷要向它們學習。

以及致敬。

象冢。

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象冢,當然象冢就是,大象的墳墓。

方殷大開眼界。

沒有墳頭,也沒有墓碑,光天化日之下白森森的巨大骨骼堂而皇之地堆放在黃土之上,根根長大的肋骨與尖利的象牙如彎刀長矛,直刺青天!沒有紙錢,也沒有祭品,只是一具一具又一具沒有血肉早已風乾的骨骼靜消消伏在那裡,那曾經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今無聲無息地訴說著歲月的變遷。

大象太聰明瞭,大象也有墳墓。

象冢,象冢,活在一起,死在一處。

每一頭大象將要老死的時候都會獨自來到這裡,與屍骸為伴,孤獨地等待著死亡。古老的傳說,神秘的力量,是誰指引著那一頭頭孤獨的老象,來到這個古老荒涼的巨大墳場?方殷不知道,但傳說只是傳說,就好似這群大大小小的野象同樣會來到這裡,面對屍骸靜靜站立,如同默哀——

一頭大象上前,幾頭大象上前。

象冢並不神秘,奇異的是智慧,死亡並不可怕,動人的是感情。真正使方殷驚訝乃至震驚的不是白色叢林般巨大的骨骸,而是象群的智慧,感情豐富的表現。但見三五大象以鼻觸碰象骨,以頰摩挲屍骸,動作緩慢而又輕柔,喉中低嗚如泣如訴。沒有人知道它們在說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它們在想什麼,其餘數十頭大象靜靜地站立著默默地觀望著,黑亮幽深的眼眸之中似是悲哀——

它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方殷遠遠看著,心中是敬畏,對於生命的敬畏。

只有幾頭小象,仍自無憂無慮地頑皮嬉耍著,為沉重肅穆的氛圍帶來鮮活生機。

“嗷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