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三十九 通天徹地的棒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年夫子,以仁、義、禮、智、信五路劍法名揚天下,其後義禮智信四劍皆棄,只餘一路仁劍。

而今仁劍亦棄,只餘一顆仁心。

劍本兇兵,誅心奪命,不得已而為之,這是老夫子說過的話。

方殷也曾深受老夫子的教悔,沒有老夫子就沒有方殷的今天,所以方殷當先出手,使的就是一路仁劍。

仁劍,重現世間。

正是一法通,萬法通,劍具風骨,意得神髓,方殷一劍快似一劍一劍快似一劍,轉瞬刺出百十劍——

動作簡單至極,就是刺。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喉。

彈指花開落,一心數流年,遊子,仁劍,天地為我師,我為天地師——

仁劍,至簡,出即予奪生殺,快速果決狠辣!

以殺止殺!

譬如懲惡揚善,猶如處事為人,但使心有一絲遲疑半分搖擺,使不得這仁劍——

臨崢嶸,投閻羅,記得血染大江,連環島上,三蛟否?

“此人當殺!殺!”

“殺!”

最後,面對唯一一個女匪首,死到臨頭的浪裡蛟,方殷的手在顫抖~~

心也在顫抖~~

劍無情,人有心,何以?

方殷心軟,優柔寡斷,這是方殷性格之中最大的缺陷,一直都是。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武功再高。劍法再好,修為再深也是一樣,用無能大仙的話來說那就是方道士陽剛不足陰柔有餘。屬於偽娘,不是爺們兒!

但此時,心堅如鐵,手若磐石,全力出劍,絕不留情:“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原因只有一個,定海老和尚。太過該死!

定海是誰?

自是放手一搏,必須全力施為。左右傷不到他半根汗毛:“嗚——”

喉頭。

是這樣的:“嗚嗡——————————————————————————————————”

劍尖。

那是一朵碩大的棍花,綻於其間,極盡圓滿,形成了一面銅牆鐵壁。

度佛棒。定海一手舞動,氣定神閒,全無破綻。

快?慢?

莫說是快,無論快慢,拒之門外,一般。

刺喉?仁劍?

在定海這裡,招式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有招無招,一般。

莫說這個末學後進楞頭青。便是仁劍隱儒親至也奈何不了定海,這就叫作班門弄斧,竟敢挑戰啞僧定海?

會有一個教訓。必須的!

方殷求勝,定海求敗,這就是二人之間境界的差距——

從來都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究竟是有多大,還得交由神主之友七刀解答——

厲一刀:“高人就是高人。前輩就是前輩,毋庸置疑。不容辯駁!”

厲二刀:“厲十四居然會愚蠢到如此地步,難道說,他真的傻到以為自己會有機會戰勝定海僧?”

厲三刀:“定海一棍在手,七刀亦非其敵,除非加上六弩,勉強可以一戰!”

厲四刀:“三哥!好詩!”

厲五刀:“無知者無畏,無論如何,我很佩服厲十四的勇氣,這是一種悍不畏死的精神!”

厲六刀:“七弟,不用看了,厲十四的劍,絕對破不了定海的棍。”

厲七刀:“話是如此,但我還是很奇怪,五尺的人,丈八的棍,定海如何舞得開?”

……

厲一刀:“玄機在於,似舞,非舞,兩字釋之,點、撥。”

厲二刀:“正如此,靈犀一指,點棍撥花,老大就是老大,眼光何其毒辣!”

厲三刀:“妙!妙!妙!若非我等武功奇高,眼力絕佳,又怎可得見此中玄奧微妙之處!”

厲四刀:“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自然看得更高更遠,是為高瞻,遠矚。”

厲五刀:“全無破綻,不容近身,厲十四又當如何?”

厲六刀:“兵者,詭道也,唯今之計當以遊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四面八方鋪天蓋地之勢,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厲七刀:“為時已晚,花開圓滿!”

……

那圓是一面,獨擋一面的面。

那圓是一半,一個完美半圓。

弧頂天,口覆地,定海身於其間,風輕雲淡安然~~

怎麼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