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十 瘋道人!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也曾瘋癲痴狂,醉臥雲床之上,一朝垂垂老矣,誰人誤我黃梁?

正如同棉花糖本來叫作崔召,虞公公也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作長孫公勝。

就是上清山的瘋道人,也是百草峰的原主人,宿道長的師父呂道長的師叔,論輩份方道士應當叫他師叔祖。

老薛,瘋老頭,空冥殘卷,上清,方道士,驢尾之尾,上清之恥……

這是一條線索,或說一個大坑。

沒有長孫公勝,就不會有血蹤萬里,沒有當年的薛大俠,現下方老大死都不知道死到哪裡去了,至於毗溼奴神……

現下,一個恥辱,一個敗類,終於聚首,論道一處。

有些事情次序是不能錯的,就比如《道德經》,本來就是《德道經》,也就是分為《德經》《道經》兩部,先說為人處世之道,再談得道成仙之道,也就是說你要想成仙就得先學會做人,次序萬萬不能搞錯。又比如老子,道德天君,就不能叫作德道天君,自道德而至德道,由德道始見道德,這是一個圓,知之始為悟不知是為誤,你底明白?

方道士就不明白。

方道士以為自己是一個高手,一個高手中的超級高手,豈不知高手和高人根本就是兩個概念,就如同雞首和牛後。一隻雞,哪怕是公雞中的戰鬥雞,也不可能是一頭牛的對手,因此方道士昨日慘敗吐血,毫無懸念。這麼說罷,長孫老道的武功境界已破武學藩籬,直達道之一境,可比隱儒,也就是孔老夫子的境界——

之所以長孫入宮做了虞保,也與孔孟餘孔老夫子一般——

就是為了看書,看書方便一些。

真知奧義,已如滄海遺珠。早非俯拾可得,只浩瀚如海的文字之中偶見一二,譬如武學之道。

武道本無,何以為有?

何以不成?以何成之?

至高為何?以武證道?

道之萬一。道為何物?

如同宿道長,原本當年的長孫道長就是一個雜學家,而且是喜歡異想天開的那一種,玩家子,樂天派,以近天命之年方才痴迷武道,上清峰上得老仙人傳授天下第一武道神書《青冥天錄》,以為至寶沒日沒夜苦修三年。其後就是到處挑戰,戰之必敗,從而淪為上清之恥。為武林同道中人共同恥笑,最後瘋了,下山沒過幾年,在人間蒸發之前就瘋了。

至於虞後方面,很簡單。當年兩家世交,二人青梅竹馬,一個大孫大哥哥一個虞家小妹妹,互相之間還產生過莫名其妙的情愫,可以說是老情人了。太監自是假的,只是一個身份,沒有*關係。完全純潔感情,這二十多年來兩顆孤獨寂寞的心相互慰藉,如同三花之於老皇上,長孫道長也不過是虞後身邊一個貼心知意,相互之間喝喝茶聊聊天,可以說上幾句知心話的人。

也是唯一一個。

所以說方道士福大命大造化大。皇上不是問題,皇后也不是問題,那邊你攀得上方家的關係這邊本就一家只有更親,即使到了坤寧宮裡一般可以肆意妄為橫行無忌,翻了天都沒人管你。道長真身已現。從此再無虞保,便於昨夜長孫老道已將已將此事挑明,先是虞後後是元吉,當著三花的面,一五一十擺明身份,挺直腰板兒揹著手兒說的——

就是說,太監當夠了,爺不伺候了,這就回家了,捲鋪蓋走人!

本來就是,虞保什麼都沒有做過,而長孫公勝本來就是一個天不怕也地不怕的人!

當時虞後就哭了,整整哭了一夜!

當時老皇上屁都沒敢放一個,一晚上都噩夢連連,嚇到要尿!

當時三花公公還敢頂嘴來著,之後得到一個嘴巴加上兩腳,當場就給打得跪在地上磕頭求饒!

也是終於得償所願地,真真正正給他欺負了一回!

這就是高人,如同龍真,拘不得禁不住,視規矩如無物,守與不守全在我樂不樂意,你又奈我何!

是麼?

現下方道士是知道了,話說方道士今天心情本來不好,現下又來沒心沒肺大笑,這人本就是個幸災樂禍恨人不死型的:“是麼是麼?是麼是麼?哈哈哈哈!活該!”

是的,是這樣的。

一路行來,談笑無忌,待女斂眉,太監恭立,長孫公勝非比昨日虞保,縱使身已老邁仍是昂藏七尺男兒,白髮皓首一般頂天立地!須臾入一殿,虞後坐鳳輦,左右並無一人,氣氛沉重壓抑。自是老子在前小子在後,一般底氣十足腰桿筆直,二人立定,方殷看過一眼,果見虞後雙目紅腫面色憔悴,也無鳳披霞冠在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