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七十五 翻書 (第1/2頁)

加入書籤

俄頃狂風大作,席捲肆虐天地,大片大片的烏雲於西北方向蜂擁而至遮蔽了當空,直教人眼也迷離心也驚悸!完全出乎預料,根本毫無預兆,只聽風聲嗚嗚如萬鬼齊哭只見得萬千火把一時俱作風中之燭,其間一雙雙愕然的眼,其間一張張失色的臉。天象有變,變生肘腋之間,平地風起晴空雲湧,無雷無電暴雨天降:“嘩啦啦!嘩啦啦!”

暴雨傾瀉如注,瞬間火把盡熄,無盡的黑暗才是饕餮的巨口,一舉將天地吞沒,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伸手不見五指,一絲光線也無,莫說人眼鷹眼鷲目夜獸之瞳齊齊失色,只餘黑黑黑黑黑,一片漆黑!終是心中無限恐懼,甚於髮膚刺骨之寒,夜還是夜眼還是眼然而無星無月一無燈火,可嘆世間並沒有幾個人見識過真正的黑暗:“希律律!希律律!噗嚕嚕!噗嚕嚕!”

萬馬驚嘶,慌恐不安,在那一刻所有人所有馬所有飛禽走獸都失了主張,一時大亂,萬千嘈雜。憚於天地之威,攝於鬼神之力,黑暗之中萬物一統,這又是誰人的大手筆?是我!是我!呼喊在口,莫非是友?是你?是你?兵刃在手,如何揮卻!恐懼在黑暗之中肆意蔓延,心跳也似停止,殺戮在黑暗之中止絕,或說尚未開始。

須臾風雨霽,琵琶聲亦絕。

來得是快,走得也急,前後不及喘口氣,這一次天氣變得比翻書還快。

只餘黑暗,烏雲遮蔽不見天光。

只有一顆星。

活佛有言,琵琶聲止時,即為回營時。

但沒有人回營,是兩眼一抹黑不辨東南西北找不到那一條回家的路,更是仰望著天上的那一顆星。

星於九天之上。恰似孤燈一盞,雲層不能遮蔽,黑暗之中獨明。

在動,在動,不比明月光也熠熠,如同流螢。

流螢,與流星。二者並無不同。縱使奔赴死亡,一心向往光明!

是顧兔。

要有一個方向,顧兔就是指引,實則阿烏早在天上在神鶴之上在鷹鷲之上在陷落的城池之上在眾生也在活佛之上。手持顧兔,指引著隆景軍撤離的方向。星河璀璨之時,明珠自是黯然,然而一朝天地皆墨,顧兔終得大放異彩!明珠也好,流螢也罷,在那一刻那一點光芒就是人們心中唯一的一點希望,禽獸亦然,不分敵我。

也只有經歷過真正的黑暗。才知道光明的可貴之處。哪怕是一線——

黑暗之中,無人可見,陀迦落抱著琵琶騎著黑虎,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向蟒江弛去。怪力能亂神,活佛也怒了。陀迦落可以將假手西涼軍將隆景軍盡數屠戮也可以大發慈悲將其放過,但活佛就是活佛,不喜歡神的意志被人左右。必定於藏海,陀迦落也知,那一個千面妖人陀迦落活佛自也知悉,儘管與他沒有見過。

天開眼,烏雲散,星辰依舊明月還,一時竟是亮如白晝。

那是錯覺?還是錯覺?豈非撥雲見日,就像是有人揮了揮手,雲開霧散一眨眼間。

隆景軍已經不見了。

只留下一座廢棄的城,一雙雙迷茫的眼,一顆顆迷亂的心,一片片凌亂的蹄印與一處處狼藉的泥水,放眼四方,滿目瘡痍。斷壁殘垣之中,零星的餘燼已然熄滅,深沉夜幕之下,疲憊的身心又為冰冷侵襲。柔和的月光投於荒野之上,反射出一點一點的光,那是白骨與青石的光,那是刀槍與盔甲的光,像是一塊一塊記憶的碎片,雨水沖刷之下,尖銳森然的冷。

靜了,靜了,數十萬人,一般靜默。

舉頭三尺有神明,隆景軍是有神明助佑,得以脫困,逃出生天。

是有蹤跡可循,分明去了東南,沿蟒江而下取道東北方向,那是隆景帝都所在的方向。

追,還是不追,當問三位親王。

烏努王不追,烏骨王要追,所以要聽烏合王的——

當然,還是,聽活佛的。

可是活佛失蹤了,帶走了黑虎帶走了虎符,只留下一個摩羅——

國師說了,原地待命。

那就休息罷,好好休息一下,無論如何帳篷還得搭起篝火還得燃起,烘乾衣服,填飽肚皮,再美美地睡上一覺,才可以見得明天的太陽東方升起。當然不是結束,仍有漫漫征途,攻陷了一座涼州城前方還有無數座城池,早有心理準備,戰爭剛剛開始。很明顯,這一次是西涼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可算是拔掉了這一根強硬無比的釘子,人人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呼——”

而隆景軍鳥出樊籠魚遊大海,想必此時的心情也是格外輕鬆。說是敵人,同為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