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四十六 將旗裹屍 (第1/3頁)

加入書籤

“……是役,西涼歿一十七萬五千三百六十二人,五萬六千四百四十七馬,八千三百九十車,傷者不計其數。”大大一場勝利,當然軍功要記,三花天花亂墜,兩名隨軍書記官筆走龍蛇:“蒼天助佑,皇恩浩蕩,此役我朝將士傷一百四十八人,殉亡七人,經此一役西涼國元氣大傷西涼軍士氣低糜……”

三花公公上報的統計資料從來都不準,但有門道,敵方傷亡多報一倍而我方傷亡攔腰斬過就是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奇蹟,更為神奇的是三花公公臉都笑成一朵花了,而牡丹神將此時卻像是一隻落了毛兒的鳳凰:“義勇軍首領牛牡丹,英勇殺敵,戰功赫赫,一人轟殺敵將百餘敵兵千餘……”吹罷,吹,吹破了天!反正牡丹是無話可說了,人心都是肉長的,殺人的滋味兒只有親手殺過人的人才知道,那可真是不好受:“嘔——”

當然這一次必須要記工部員外郎孫閏的功,還有兵部待郎雷震天的功,三花據實上報,盡多溢美之辭,不提。只方道士和無禪和尚寸功未立,但在三花口中,一樣功勞很大。無禪射落了王旗,這是一件天大的事,方殷打通了地道,這是一件比天還大的事,嚇破敵軍之膽奮揚我軍之威,智勇雙全好一雙龍兄虎弟!牡丹沒有辦法不吐,三花實在是太噁心了:“放屁!放屁!滿嘴狗臭屁!”

小孩子,不懂事,三花不與她計較,她又怎知三花公公的良苦用心!事實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只要能和方老將軍的兒子方道士沾上一點邊兒的人,以後都會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牡丹也有一號!隆景朝是有女官,不外文書禮樂之用,要是沒有方殷,甚麼牛牡丹之流三花提都不會提,一個女人報甚戰功?無禪是方殷的義弟,牡丹也就是方老將軍的乾兒媳婦了,話說回來還是方老將軍的干係,三花這是破了例——

至於阿烏,三花不提。

阿烏不能提,阿烏是真龍教的人,真龍教的任何人在老皇上面前都不能提。

三花一邊說著,一邊用十隻蠶寶寶算著日子,十多天過去了。

聖旨,就快來了。

“方殷大哥,二姐夫說你,說你,嗯!”無禪神情振奮,一掃之前頹靡:“快要當將軍了!”方道士還沒緩過勁兒來,耳鳴心跳兩眼呆滯:“甚,甚麼?將軍?”哥兒倆坐在屋裡說話,床上還有一個阿烏:“呼——”阿烏的傷勢不重,阿烏的心情不好,阿烏臉上失了血色,寡淡且白:“將軍將軍,將個鳥軍!”當然阿烏這是妒嫉了,羨慕嫉妒恨,關於涼州城裡裡外外的情報阿烏只有比旁人知道得更早:“鹹魚翻身,小醜跳樑,哎!當真是沒天理!”

說完,走人,搖頭又嘆氣,阿烏不屑與之為伍。

二人面面相覷,一時無話可說。

當然方道士是一個道士,半個也好,並不是甚麼將軍。但命運已經改變,就在不經意間,三花公公早說過保他平步青雲福星高照,那可不是開玩笑。此時二人猶不知,京城已然轟動,天下傳揚美名,方殷與無禪的名字又一次傳遍了大江南北,繼萬鶴谷武林大會之後。一個禪宗高徒,一個將門虎子,一雙福星將星終是同時冉冉升起,再也沒有人能忽視——

第一道捷報,便就引發了軒然大波,那只是一場小小的勝利。

渲染,造勢,自不止三花一人,而第二道捷報還沒送出去,可以想見舉國歡慶之時。

但那並非二人所求,功名利祿種種,不過浮雲。

石頭小屋裡,兄弟二人有一搭沒一搭說著話,彼此各覺索然無味。

方殷別無所求,奉養老父壽終正寢,過上平靜安好的小日子,一個村姑,一個村夫——

當然,忘不了的是林黛,一曲採桑籬,至今動心絃。

而無禪,只是一個和尚。

當然無禪不是一個合格的和尚,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過一天算是一天,無禪對於將來沒有打算。

有牡丹,有南山,無禪的事從來不用自己費心。

這一天,方殷的心情是沉重的。

這一天,無禪的心情是失落的。

屠殺不過昨天的事,血腥場面猶在眼前,這一次無禪並沒有追問而方殷也無法回答,為什麼。為什麼,人會死,為什麼,會死人,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殘殺,說不得是非對錯又無關情仇愛恨。若是真的棋局,那樣是有多好,贏了也好輸了也罷,大不了從頭再來。若是真的棋子,反而更好一些,石與木頭沒有感情,不會這樣飽含血淚——

同一時間,大旗之下,廣場之中,城頭之上,數萬隆景將士在為死去的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