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十八 鈞天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上清峰。

一峰如筆,書天之廣,群山如棋,弈地之闊。

師父師父,還要你揹我!

那峰仍似高不可攀,那峰幾若入雲參天,靄靄雲霧中,就像一個夢。

墜落!墜落!夢裡花開花落。

老仙人死了。

或說仙逝,或說羽化昇天,或說老死了。

是那路,還是那一條曲折山路,級級兀立,形如巨蛇逆鱗;階階而上,狀若登天雲梯。

沐掌教在前,老夫子在後,最後方道士。

想到老神仙,方殷的心裡很不是滋味,方殷以為他還活著。

半是清醒半糊塗,不爭朝夕守仙株,也許他才是天底下最最快樂的人。

一路無話。

沐掌教說,要送給方殷一把劍,劍在上清峰頂仙劍樓。也是合情合理,每一個上清弟子藝成之時都可以在仙劍閣中挑一把劍,方道士也不例外。恪吾劍斷,還有墨練,其實方殷不想來。劍本凡鐵,哪裡又有甚麼仙劍,仙劍樓只是一個名字而已。然而老夫子卻是很有興趣,這是跟著來給方道士挑選寶劍了,老夫子說,你眼力不行。

觀雲臺。

觀雲臺,立人志,此為觀雲臺,此為觀雲意。

萬般氣象盡收眼底,雲山雲海大地蒼茫,復望天顏,終知身之渺也。

而心之為大:“欲得我術,先明我義,方殷——”

——拯世人於水火,匡天下之正義!你,能否做到?

——成!

當年那一字斬釘截鐵,然而此時再也說不出口,不知為何,只得沉默。

方殷從來都不是一個理想遠大的人,從來都不是。

方殷的視線落在石龜之首,那是方殷從懸崖上掉下去的地方,望來仍是心悸難言。

活著,已經很好了。

國難方殷,國難方殷,方殷也只不過是一個名字。

“他不像你,像他。”老夫子一語道破:“你看,越來越像了。”

他是宿長眠。

這不是一件好事,宿野道孤老山中,這幾年是越來越神道兒了,妖里妖氣的。

方道士才不要像他:“行了行了,恁多廢話!”

仙劍樓。

樓是閣樓,不過斗室。

七步深,八步闊,左右前方三條長案,案上都是劍。案上擺的是劍,壁上掛的是劍,高高低低長長短短,林林總總大同小異,直有上千把。多半有鞘,形容古樸,天光半投,其色幽幽。亦有無鞘,鋒芒畢露,一點蒙塵,不掩本色。方殷在看,眼花繚亂,方殷不知這裡的劍多為上清歷代先人所用,千年所蓄代代相傳,並非新鑄之劍。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方殷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劍。

最適合自己的劍,就是最好的劍,恪吾劍斷劍鞘還在,方殷一直帶在身邊。

最適合方殷手中劍鞘的劍,就是方殷要找的劍。

方殷想要再找一把恪吾,恪吾很結實,方殷使慣了,很好使。

當然,這也是一種情結。

嚓、嚓、嚓,哧、哧、哧,一把一把試,無關眼力,這是一個好辦法。

老夫子,本就不必跟著來。

嚓、嚓、嚓,哧、哧、哧,沐掌教哈哈大笑,老夫子搖頭嘆氣。

且由他試,藏經閣就在左首第一間,裡面盡是古籍道經功法劍譜,二人結伴而去。

夫子愛書,甚於愛劍。

過了很久。

“孔伯伯——孔伯伯——”方道士忽然大喊大叫,似乎發現了稀世珍寶:“掌教師叔——老雜毛兒——”

“哈哈!”老夫子進屋,手裡拿著幾本書。

沐掌教一眼看過,同樣眉開眼笑:“果然!”

方道士果然有眼力,老夫子和沐掌教都沒有猜錯,是那把劍。

一人有一道,一劍配一鞘,沒有第二把恪吾,適合方殷的劍方殷卻已找到。

因之平凡,所以錯過。

因之不同,所以沒有錯過。

在試完了閣樓裡所有的劍之後,在錯過了一次又一次之後,最終方殷的目光還是要落回到它的身上。

準確地說,這不是一把劍,而是一支頑鐵。

入手便就是一驚,因為冷,冷冰冰,長劍通體是鐵,無餘物。

拎起來又是一驚,因為重,是很重,好重的份量,重到幾乎拿它不動。

是一柄大劍,劍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