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69章 三大凶地 (第1/2頁)

加入書籤

帝國疆域遼闊,險地眾多。可其中至兇者有三,又按地域可分為北一南二。南境獨佔兩處凶地,一處位於貿易之都薩丁後方亡者幽谷中的血王墓場,一處則是位於鐵槍領東北面的黑暗之地。北地兇境,則是那個有魔鬼咽喉之稱的盆地。

三大凶地,兇名在帝國廣為流傳,但三處凶地的險惡之處卻各不相同。

位於亡者幽谷中的血王墓場,被稱為凶地之最。儘管它不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雖說這片凶地至少可以追溯到兩百多年前,可血王墓場絕對是最為危險的。也正因為有這片凶地的存在,帝國才會成立起一個所謂的古代調查委員會,皆因這片凶地,事實上便是天人遺蹟。

當年發現這片遺蹟是一支頗有名氣的冒險者團隊,然而那支隊伍最終僅有一人逃出了亡者幽谷。血王墓場的訊息便是從那倖存者口中傳出,在接下來七八年間,不斷有冒險者的隊伍進入幽谷,可能夠生還的往往只有十之一二。十年下來,有超過百支冒險隊伍永遠葬送在那片幽谷之中,成為那片谷地肥料的冒險者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於是那片本來無名的山谷,便給人冠上了亡者之稱。

之後帝國的視線終於關注到這片凶地的存在,並且在得知可能是天人遺蹟時,帝國成立了一支調查隊伍,那既是古代調查委員會的前身。在接下來的另一個十年,帝**隊進駐亡者幽谷,儼然將這片幽谷和血王墓場劃為禁地。在之後的研究調查中,不斷有驚人的訊息傳出。

調查發現,血王墓場是一個金字塔結構的迷宮建築,越是深入地下,迷宮的面積便越是寬廣。而且每一層的迷宮裡頭都有可怕且強橫的遺蹟生物,之前葬送在血王墓場中的冒險者們,也不過深入地底迷宮四層而已。在帝國投入軍隊之後,迷宮被破解的層數突飛猛進起來。

短短三年中,帝**隊就推進到血王墓場的第十層。然而在這迅速推進的背後,則是以累累白骨為代價。緊接著便因為陰影公國的大舉來犯,帝國無法再向血王墓場這個無底洞似的凶地繼續投入兵力,只得將其封閉。而之後也遲遲未曾重啟。

接下來百多年間,帝國對血王墓場的研究也是斷斷續續。直到這一代的皇帝坦格里歐,在聽取御前首相的建議後乾脆放開了血王墓場的禁令,改為向所有冒險者開放。並且帝國在墓場已經打通的前十層迷宮裡都提供了相應的補給點,以作為冒險者探索迷宮時得以休整之用。帝國非但把墓場開放給冒險者探索,而且不禁止冒險者將遺蹟中發現的事物帶出墓場。可如果冒險者願意將之交給帝國的話,則可得到帝國相應的獎賞。

為此,調查委員們還專門成立了一支鑑別隊伍,好給冒險者們鑑別遺蹟古物的價值,以換取相應的賞賜。

如此一來,帝國既不用在血王墓場中投入太多兵力,又可源源不斷地回收遺蹟古物。至於冒險者們,如果在血王墓場中有所發現,往往也是名利雙收。更有不少初出道的冒險者團隊,拿血王墓場作為自己的人生跳板。在墓場中混出名聲之後,立刻轉型為傭兵團,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

當然,血王墓場既然位列第一凶地,卻也不是浪得虛名。這片地底迷宮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只是仍有大量的冒險者抵不過一夜成名的誘惑,前撲後繼地往血王墓場中鑽罷了。

如果說血王墓場的險惡之處在於強橫恐怖的遺蹟生物,那麼魔鬼咽喉之惡,則在地形環境。

北地多寒。

當你跨過奧塞麗娜河之後,就會發現南北兩地氣溫的顯著差距。長居北地的人都知道,一年四季裡頭,秋冬兩季會特別漫長,春夏二季則十分短暫。在北地,特別是接近帝都奧利斯加的區域,千年難化的冰川處處可見。特別是接近帝都的冰星港,那個港口城市根本就是建在一片萬年冰層之上。

渡過奧塞麗娜河,有一個城市幾乎是商旅皆知,那就是霜風城。霜風城位於寒脊山谷附近,北面冰雪融化之後,由於氣流的作用,寒流會不斷南下。在經過寒脊山谷時,由於山谷的特殊地貌所至,會形成寒風不斷吹拂,霜風城因此得名。

就連最接近奧塞麗娜河的霜風城尚且如此,北境的寒冷也就不難想像。

可就是在這麼一個地方,卻有著魔鬼咽喉這樣的特殊地貌所在。

魔鬼咽喉是個盆地,然而這個盆地與平原間的落差,卻大到驚人。且盆地中心是處岩漿地帶,常年因為地熱而高溫不退,於是魔鬼咽喉終年都白煙嫋嫋,那是盆地熱流和平原寒氣相遇的結果。在盆地裡頭,僅有一線天險可渡。

最後的黑暗之地,在那片窮山惡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