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01章 故地重遊青城山 (第1/2頁)

加入書籤

至此,眾人總算是了結了這一次的刺殺,重新收拾後趕路。

本來在衡水城外等待了眾位雍州官員,雖然不曾等到徐鳳年,但是徐鳳年自己卻送上了門,自然是一番應酬客套,這些許宗甲都不敢興趣,只是和李淳罡幾人到了提前準備好的宅院內休息,並不願見這些俗人。

一行人倒也在衡水城中休息了幾日,這期間徐鳳年每日裡都以刀作畫,在地上畫著自己在符甲之上看到了那些雲籙符篆,這也充分了說明了徐鳳年的記性極佳,幾乎是過目不忘。

當然,徐鳳年如此做也不是想要轉行當一個道士,而是因為他自李淳罡的劍法中發現了自己的刀法實在是粗糙的很,為了做到輕重緩急,掌控自如,特意如此練刀,期許自己早日達到刀隨意動,最好再無什麼輕重緩急的之念。

這期間,姜泥終究還是動了念頭,偷偷的學習徐鳳年畫的的雲籙,但是徐鳳年念在因為姜泥所以才得以見識到劍甲出手,所以也不揭穿,只是這符甲上的雲籙即使學了也並無什麼用處,畢竟姜泥不懂什麼內功。

徐鳳年甚至以刀做劍模仿過李淳罡的劍式,特別是一劍仙人跪,可惜的總是差點意思,只是在地上留下了幾個孔洞,失望的放棄了。

姜泥見到了徐鳳年如此不要臉的偷學劍招,瞬間正義感爆棚,化身為江湖中的女俠,對著徐鳳年就是一陣諷刺。

“不要臉,偷學!”

徐鳳年也不搭理這個小侍女,畢竟對方不也偷學自己所畫的雲籙,真不知道她是如何有臉面指責自己的,畢竟兩人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等到二人打打鬧鬧的離開了院子,李淳罡卻出現在了原地,看著徐鳳年最後刺出的一刀在地上留下的孔洞,不由起了惜才之意。

“好好的學劍種子,何必學那粗人練刀,真是浪費了一身根骨!”

李淳罡甚至起了意,想要在日後找些機會指點一下徐鳳年,最好是讓他放棄練刀的想法,儘早棄刀練劍。

青城山大小六十四峰,諸峰環繞如城池,古木終年青翠,綠意重重,故名青城。

雍州有三大絕妙美景,最東邊是號稱有劍仙一劍東來得以劈出的“西去劍閣”,險峻第一,南邊相傳有聖人騎牛而過的夔門關,雄渾無雙。

再就是這個出了一位青城王的道教名山福地,本是九鬥米道的一處洞天,那被老皇帝御賜青城王的青羊宮宮主,卻是個出身龍虎正一教的道士,算是鳩佔鵲巢,把香火鼎盛的九鬥米道給統統驅逐,只剩一座青羊宮獨佔鰲頭,所以現在青翠綿延的青城山年年香火驟減,比起其它名山要冷清很多,實在是與青城山的響亮名頭不符。

禍不單行的是訪客少了,佔山為王的草寇卻是多了起來,一股一股散兵遊勇行蹤不定,與青城王一同稱王,官府剿殺起來十分麻煩,便是重金之下有山中老獵戶願冒險帶路都會經常撲空,數次波折後,郡守見那青羊宮宮主不領情便算了,竟然還倒打一耙說官衙惹是生非,在這塊清淨地上呱噪不休,一氣之下便更不樂意勞民傷財,除非是吃飽了撐著來青城山探幽賞景的達官顯貴不幸遭劫,迫於壓力才出兵進山,尋常百姓遇險,一概不理。

青城山本就以多霧著稱,入山半個時辰便顯得格外暮色沉重,當年徐鳳年遊歷江湖時,就曾聽聞了青城山第五洞天的名聲,所以曾經和老黃一起來過此地,只是可惜,剛到此地就被一夥劫匪攔住打劫,對方還未亮明匪號,當時的徐鳳年就騎在棗紅馬上跑了半座山,老黃當時就被這劍匣跟在後頭跑了半座山,徐鳳年也不曾發現老黃的異樣,最後要不是因為徐鳳年被樹枝掛落,被劫匪攔住,怕是能夠跑完整座山。

好在,那群劫匪也識時務,只在徐鳳年的身家中拿了一百兩的銀票,其他的諸如秘籍之類一律沒敢動,也不傷人,只是他們哪裡知曉,徐鳳年是個臉皮如城牆厚的傢伙,見狀不僅不走,反而賴上了對方,死皮賴臉的蹭了半個月的伙食,最後還是匪首氣不過一腳將徐鳳年踹下了青城山。

舊地重遊,讓徐鳳年格外唏噓,再次來到了當初自己曾經到過的一處破敗道觀,呂錢塘在山中打了一些野味,其中只有野雞最受徐鳳年喜愛。

“這雞乃是吃山上的白果長大,喚作白果雞,肉質鮮嫩,有著白果甜香,讓人回味無窮,到時候你們嚐了便知,當然前提是我沒有獨吞!”

道觀之後一著一口清泉,青鳥和姜泥二人在那裡收拾著野味,青鳥更是手把手的教導經常燒焦食物的姜泥如何掌控火候,徐鳳年則是坐在了道觀中閉目打坐,修行功法,李淳罡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