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二章 算無遺策許子聖,七步成詩許新年 (第1/4頁)

加入書籤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兵部侍郎秦元道此時才回過神來,拼命掙扎,只是他不過是個文弱書生,哪裡是膀大腰圓的御林軍侍衛對手,根本無法掙脫,只能大聲呼喊,聲音淒厲,讓人心驚。

“陛下,不知發生了何事,竟然惹得龍顏大怒?”

大理寺卿急了,連忙站出來,兵部侍郎可是他們一黨的核心人物,怎麼會無緣無故被拿下了,還要交由三司會審。

“秦元道好大的膽子,居然敢侵吞三成軍餉,涉及數十萬兩白銀,死不足惜!”

元景帝合上了陛案之上的奏摺,上面記載了一筆筆銀錢的去向,十分清晰,即使是不精通賬目的他也可以看得明白。

許子聖冷笑一聲,兵部侍郎貪汙軍餉的事情做的很是完美,也找了精通賬目之人進行了修改,但是卻瞞不過他,他只不過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就將其理清楚了,這下足以讓他徹底翻不了身了。

許子聖沒有替許新年說話,而是選擇了圍魏救趙,將兵部侍郎直接幹掉了,剩下的左都御史就看許七安那邊的了。

沉默片刻,左都御史袁雄不願節外生枝,再次開口說道。

“陛下,曹國公此言,其心可誅!若是因為許新年是雲鹿書院學子,便從輕處置,國子監學會作何感想?天下讀書人作何感想?”

“當年文祖皇帝設立國子監,將雲鹿書院的讀書人掃出朝堂,為什麼?就是因為雲鹿書院的讀書人目無君上,以文亂法。

“程亞聖在雲鹿書院立碑刻文:仗義死節報君恩,流芳百世萬古名。就是要告訴後世之人,如何忠君愛國,諸位難道要讓當年文祖皇帝的無奈重演嗎?”

大理寺卿聽到這話,嘴角微微勾起,這是王炸,涉及到了國子監和雲鹿書院之間的爭鬥,是道統之間的爭鬥,朝堂上的諸位大臣必然不會支援雲鹿書院,因為他們都是出身國子監。如果敢為許新年說話,就得考慮自身的立場,考慮會不會因為此背離朝堂,背離眾臣。

“哼!”

這時,一道飽含滔天怒火的冷哼聲,在殿內響起,眾人循聲側頭,竟是近年來透明人譽王,這位穿暗黃盤龍服的親王跨步而出,臉色鐵青,他的兩鬢霜白,眼角魚尾紋深刻,顯得無比蒼老。

見到譽王出列,方才還感慨激昂的左都御史袁雄,心裡徒然一沉,感到不妙。

“往前推兩百年,本王從未聽說過雲鹿書院的讀書人,有做出暗害郡主之事。這就是你們國子監讀書人所謂的忠君愛國?”

譽王臉上滿是怒容,毫不客氣的對著左都御史大罵。

“虛偽!”

“陛下,科舉舞弊案真相如何,臣弟並不在乎。臣弟只是覺得,刑部眾官尸位素餐,昏聵無能。他們若是會辦案,我可憐的平陽又怎會喊冤而死,若非打更人銀鑼許七安徹查此案,恐怕今日依然不能沉冤得雪。科舉舞弊案事關重大,希望陛下能重審此案,由三司會審聯合打更人一同審理。”

元景帝皺了皺眉,面色遲疑,看向了眾位文武百官。

譽王是懂得示弱的,立刻放聲痛哭,淚水橫流,讓元景帝露出不忍之色。

“陛下,我那可憐的平陽!”

“無恥!!

大理寺卿,左都御史等人臉色大變,平陽郡主案是文官和元景帝之間的一根刺。左都御史告訴元景帝,雲鹿書院的讀書人無法駕馭。譽王這時告訴元景帝,國子監的讀書人同樣有謀害宗室之心,並且會付諸行動。

魏淵心裡暗笑,許七安能求譽王相助,在他預料之中,但曹國公為何臨陣倒戈,他心裡也有大致的猜測。

許寧宴雖不擅長黨爭,但悟性極高,看待局勢一針見血,這時曹國公和其餘勳貴紛紛附和,隱隱與文官形成對抗之勢。

王首輔冷眼旁觀,內心卻頗為詫異,眼下勳貴與文臣對抗的局面是他都沒有想到的。曹國公和譽王不是一路人,而這兩者與魏淵也不是一路人,但雙方聯手卻是不爭的事實,是誰在幕後操縱著這一切?

“曹國公,武勳集團,譽王,難不成是他!”

首輔王文貞心裡閃過一個猜測,他臉色微微一頓,繼而恢復如常。

形勢急轉而下,左都御史等人心頭一凜。此案若是重審,打更人衙門也來摻和一腳,那一切謀劃將盡數落空,最終會形成多方扯皮,僵持的局面。

王文貞眉頭微皺,從他的立場,此案誰勝誰負都不關心。一來魏淵沒有下場,二來許新年無法代表整個雲鹿書院,真要看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