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章 儒道勢微,棄武從文 (第1/4頁)

加入書籤

世界廣袤無邊,大奉王朝雄踞中原,號天下正統。大奉以武立國,以儒治國,最盛之時,萬國來朝。到目前為止,國祚延綿六百載。

一般而言,王朝國祚很難超過三百年,這是歷史的經驗總結,是歷史的週期,但是大奉卻擺脫了這個魔咒,因為這個世界不是一個普通的世界,有著獨特的力量體系,超凡的力量,這才能鞏固上層階級的地位,使得底層無法抵抗,只要不是遭遇多年的災荒,讓所有人都活不下去了,王朝自然穩如山嶽,屹立不倒。

這個世界不但有著人族,還有著妖族,修煉法門體系更是五花八門,有武夫,術士、儒家、佛門、道門、巫師、蠱師。

六百年前,大奉立國,初代司天監監正,為各大體系劃分了品級。大體分為九品,其中一品之上還有超品,少有聽聞。

大奉國的術士體系是獨屬於大奉王朝的修行體系,且異常高調,其中六品鍊金術師的發明與創造,融入千家萬戶。

京都城中,人聲鼎沸,放眼望去,道路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群,摩肩擦踵,十分熱鬧,如今又到了幾年一次的科舉之時,無數的學子舉人來到了京都,隨處可見身穿儒衫,文質彬彬的儒家學子,不同於其他的封建王朝,這個世界的讀書人可以掌控著超凡力量的存在,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書生,他們的實力不弱於其他任何的修煉者。

甚至在二百年前,儒家鼎盛,人才層出不窮,壓得其他修煉體系的人都抬不起頭,只是後來發生一段很有意思的事情,使得儒家如今有些萎靡不振,從原本的老大哥,變成了如今的小老弟。

儒家起源於聖人,雲鹿書院作為聖人大弟子開創的學院,自詡儒家正統,事實也是如此。但在兩百年前,因為爭國本事件,徹底被當時的皇帝所厭棄。

恰逢此時,雲鹿書院出了位叛徒,雲鹿書院自己是這麼認為的。那位叛徒原是雲鹿書院的一位教書先生,藉此機會自立門戶,以存天理滅人慾理念取悅了當時的皇帝,在皇帝的扶持下建立了國子監,叛徒也成為了一代宗師。

自那以後,國子監取代雲鹿書院,成為朝廷官員的主要輸送機構,儒家正統之爭,也因此延續了兩百年。

自從國子監重新為聖人典籍集註,存天理滅人慾,天下學子只能拘泥於經典,埋頭於詞章。久而久之,便陷入了桎梏辭章、支離繁瑣的境地不能自拔。文章詩詞再無靈性。

這也是儒家近代開始衰弱的原因,往前推兩百年,儒家的名言那可是異常囂張。

“佛門很棒,道門很贊,矮油,術士也不錯。另闢蹊徑的蠱師巫師也很有靈性,值得表揚!哦,粗鄙的武夫請你出去,這裡是文雅人的聚會。順便把妖族的異類一起帶走。剩下在座的諸位,恕我直言,都是垃圾!”

當初的儒家就是這麼牛,俯瞰各大體系的修煉者,如今卻跌落塵埃,被其他修煉體系鄙夷俯視。

“怎麼回事啊,儒家小老弟?”

“被人煮了,或者腎虛了,沒有什麼力氣啊!”

儒家心中滿是問候之語,但奈何實力不如人,只能瑟瑟發抖,不得不低頭,夾著尾巴做人,老老實實的裝孫子。

國子監建立已經二百年了,位於京都之中,周圍繁華卻又肅靜,透著古老而莊嚴的氣息,國子監院門高大、氣勢磅礴,上面鑲嵌著金色的花紋和華麗的雕刻。

走過門口,國子監內環境顯得十分恬靜和寧靜,栽種著各種名貴植物,樹木參天,古木橫行,更有一座人工湖,耗費極大,湖水清澈見底,不時有魚兒在水面躍起。不時的的可以看到一些學子腳步匆匆,手不釋卷,搖頭晃腦的向著遠方走去。

許子聖身穿寬大的儒衫,衣袖飄飄,氣度從容,昂首闊步,身姿挺拔,體形完美,不像是一個儒雅的讀書人,更像是一位赳赳武夫。

形容許子聖為武夫也沒錯,他出手勳貴之家,世代簪纓,勳貴之家,他父親乃是當代的武安侯許世軍,功勳卓著,曾在山海之役中立下大功,在軍中威望極高,備受當今皇帝元景帝的信任,算是勳貴之中的領頭羊之一。

二十年前,大奉聯手西域各國,與北方的草蠻子,西南方的南蠻子,決戰于山海關。各方投入戰卒,達百萬之眾。從開戰到結束,僅用了半年,半年時間百萬生靈湮滅。乃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之一。

許子聖作為武將侯爵之嫡子,出身高貴,家世顯赫,按理說應該子承父業,修行武道,進入軍中任職,成為一名將軍,但是他卻選擇了進入國子監,成為了一名儒生,參加科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