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七章 驟然發難,大勢已定 (第1/4頁)

加入書籤

三皇子府,書房重地,門窗緊閉,燈火昏暗,三皇子坐在書桌後,看著對面蒙著面紗的女人,婀娜多姿,風韻魅惑,眼眸如星,朦朧夢幻,有著讓人沉淪其中的極致魅力。

“父皇吸收魔尊遺物中的功力,一時受不了龐大的精元入體,短暫昏迷之後就清醒了,依舊對外宣稱昏迷不醒,看來原本是想暗中觀察我們幾位皇子的反應!”

“確實如此,只是可惜,皇上弄巧成拙,他以為一切在握,卻錯估了人心,作為皇帝,絕大多數人以為他昏迷了,等同於死亡,他就真的死了!”

三皇子臉上露出了譏笑之色,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自己這位便宜父皇真是太蠢了,他打心裡瞧不上老皇帝的手段,小家子氣,作為九五之尊,只需要佔據大勢,何事不成!

“要想假扮昏迷,總會有種種痕跡露出,比如食量,比如排洩物狀態,小宦官們、侍衛們以為父皇中風昏迷,新皇即將上位,自然急著投效,急著表忠心,將種種訊息都傳遞給了太子和七皇子,讓他們判斷出了父皇在裝死,在佈局。”

若非皇帝突然昏迷,正常而言,其他人心目中的新皇就是太子和七皇子其中之一。

“我這位太子大哥,也是夠狠的,居然讓人秘密下毒,毒殺了父皇,就連右相王德讓都被蒙在了鼓裡,以為父皇貪心不足,吸取精元過多而暴斃,所以他秘不發喪,給太子拉攏徵西將軍,拉攏其他人的時間,讓他做好萬全準備,不發則已,一發就雷霆之勢,讓另外三名皇子沒有反抗之力,以免京師動盪,天下動盪。”

“他倒是忠心耿耿,可惜他不知道太子才是謀害皇帝的元兇,被太子耍的團團轉!”

魔後眼眸中上閃過一絲嘲諷,王德讓是當世大儒,修為不弱於她,兩人一個代表儒家,一個代表魔門,沒少發生衝突,見到王德讓被算計,心中無比高興。

書房之中的這位女子就是名震天下的魔後,外界謠傳魔門支援七皇子,這話也沒錯,只是支援七皇子的是魔門邪君和鬼王,並不是魔後,魔後支援的是三皇子。

三皇子冷眼旁觀,得到了魔門的支援,獲得了強大的情報網,雖然未曾參與其中,卻依舊推演出了事情的全部真相。

“王德讓是當世大儒,外面又有西虜兵陳裴河,肯定希望皇位的過渡平穩不動盪,正常情況下,大儒選擇正統簡直不需要解釋,而太子由於長期受打壓,手上文官和武官實力都無法壓住我們幾位皇子。若是貿然宣佈太子繼位,我們幾位皇子自然不服,極有可能會掀起反叛,引發分裂,讓京師和天下動盪,讓西虜有可趁之機。

“因此右相壓下老皇帝死訊,秘不發喪,只通知了太子一人,讓他做好準備,拉攏中立勢力,以雷霆之勢制服我們三位皇子,迅速解決皇位之爭。”

“相比於這位右相的一心為公,左相呂令就太讓人失望了,毒殺父皇的就是他吧,雖然是得到了太子的吩咐,但是也不可饒恕,不論是哪位皇子上位,知道此事,他都要死,以下犯上,毒殺君王,這是十惡不赦之罪!”

三皇子臉上露出了冷意,眼眸微微眯起,寒光爍爍,顯然對這位左相動了殺心,皇帝再怎麼說也是他這幅身體的父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呂令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危險,擔心日後太子必殺他滅口,所以才會將訊息傳出告訴了邪君關應,這是他的明哲保身之道!”

“此時此刻,老七應該已經出了京城,往東南而去,發動多年積攢的朝堂和軍中勢力,裂土伐逆。”

三皇子看向了魔後,十分篤定的詢問道。

魔後點點頭,她作為當世大宗師,魔門第一高手,在邪君和鬼王身邊插了不少的眼線,對七皇子的一舉一動都瞭若指掌。

“邪君將這個訊息告訴了七皇子,在右相倒向太子的情況下,在京城中,七皇子沒有任何的機會,他的活路他在京城之外!”

“太子弒君,皇上被害,七皇子離京,天下將亂!”

“還請王爺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救萬民於水火,誅奸邪之亂勢!”

魔後滿身正氣凌然的樣子,躬身對三皇子勸說道,只要說三皇子登上九五之尊,聖門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在陽光之下,登堂入室,入朝為官,不再是被儒釋道排斥的旁門左道了。

“為人子,為人臣,孤王義不容辭,必誅奸邪!”

“聯絡徐進吧,他這位京都禁軍統領,掌管著數十萬大軍,也該動一動了,不然天下還真的以為軍中名將只有陸觀一人呢!”

三皇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