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三章 尋思羅漢,《智慧密藏法經》 (第1/4頁)

加入書籤

真言大師這才將目光轉向了石青璇和徐子陵,神色溫和,慈眉善目,已經全白的眉毛足有半指長,耷拉在眼睛兩旁,眸子裡滿是驚奇之色,嘆道。

“沒想到石小姐的《慈航劍典》已經修煉到了劍心通明之境,讓人驚豔無比!”

“這位施主也是智慧過人之輩,居然可以看出五百羅漢像藏著的隱秘,修得佛門大手印的功夫,也算是與我佛有緣!”

石青璇在大石寺中生活了這麼多年,自然是認識真言大師的,只是她也不曾想到這位普普通通的掃地僧,居然會是一位大宗師境界的絕世高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真言大師,你才是真人不露相,誰能想到大石寺中修為境界最高的人居然會是一位掃地僧呢!”

石青璇寶劍收回劍鞘之中,巧笑嫣然,笑意盈盈,大眼睛中透著幾分驚奇,她這才發現自己有些看不清大石寺的底蘊了,不僅有侯希白這種人存在,還隱藏著一位大宗師,這力量如今正道魁首的慈航靜齋和靜念禪院更賤深不可測。

徐子陵恭敬的站立在一旁,微微低垂著腦袋,眼睛不斷的打量著真言大師,這是他第一見到大宗師境界的高手,而且還是一位從未聽過的大宗師高手,不由感嘆。

“當今天下,這是臥虎藏龍,我本以為武林這種只有三大宗師,如今看來,遠不止這些,只不過是如真言大師這般,不喜名利,隱於暗處罷了!”

真言大師再次雙手合十,腦海中浮現出了侯希白的身影,蒼老渾濁的眸子裡多了幾分欽佩,微微搖頭,對石青璇糾正道。

“石小姐,你所言謬矣!”

“大石寺中有著真佛在世,我這點微末修為,哪裡稱得上第一!”

這話一出,石青璇秀眸之中閃過一絲驚訝,臉上帶著幾分若有所思,難道臭法海的修為真的臻至了大宗師以上的境界,天下無敵,他之前所說的根本沒有吹牛皮,只是這怎麼可能呢!

徐子陵卻是驚訝至極,大石寺算不上名山寶剎,不然也不會蝸居於成都城外,雖然有些香火,但是比起靜念禪院,白馬寺等名剎相差不知多少倍,有一位大宗師境界的高手,已經是讓人震驚了,居然還隱藏著一位修為更加高深的佛陀。

石青璇想起侯希白,皺了一下小眉頭,不知侯希白為何不曾現身,輕輕一跺腳,不滿的哼了一聲,身形閃爍,已經消失在了羅漢堂內,向著侯希白的禪房而去,只留下了一頭茫然的徐子陵。

徐子陵見此,只好躬身一禮,對著真言大師提出了告辭。

“大師,小子多有打擾,也該告辭了!”

真言大師並未挽留,頷首點頭,看著徐子陵向著羅漢堂外走去,突然一道傳音鑽入耳中。

“可讓他參悟羅漢堂中的武學一天,算是他幫了青璇的報酬!”

正是侯希白的聲音,他不曾遠離羅漢堂,站在青石小路上,沐浴著清冷的銀輝,猶如一層法衣披在身上,寶相莊嚴,神聖威武,笑吟吟的看著美人石青璇。

真言大師微微頓首,他本就對徐子陵驚人的悟性十分欣賞,如今見侯希白應允,這才對著即將離開的徐子陵說道。

“施主,相逢即是有緣,大石寺的羅漢堂中隱藏著大機緣,大造化!”

“你可在此參悟一天,能夠得到多少機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話音一處,徐子陵頓時止住了腳步,響起了之前自己從五百羅漢像中悟得的一部分佛門手印,不由心動,轉過身來,向著真言大師恭敬地行了一禮,謝道。

“小子謝過真言大師!”

佛門大手印立意極高,手印外則通宇宙,內則貫五臟六腑,奇經八脈,既是一門武功絕學,也是一門修心之法。

佛家三密,是為身、口、意,實踐與思維並重。身等於口,口等於意,意等於身,名雖分三,實為一如。佛門大手印就是修行三密的無上妙法。

手印從小指往拇指數是“地、水、火、空、風”五大元素,右手為“慧”,左手為“定”。透過雙手十指與內外的貫連為經,修練體內的“氣、脈、輪”為緯,進行“六部成就修行”,暗含即身成佛的深義。

徐子陵負手緩步來到其中一尊羅漢之旁,用心打量,此像共有六手,兩手向左右伸展,合掌頂上;另兩手握拳交叉胸口處;餘下的一對手置於眉眼間,使大拇指觸到眉心。臉相現出瞑想的狀態。

若在以前,他只會當這是一種佛像的造型,現在當然知道是透過不同的手印,貫通眉間輪、心輪和頂輪的三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