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五章 天地垂青,牛嚼牡丹 (第1/4頁)

加入書籤

轉眼月旬過去,一處山谷中,只見野花叢叢、芳草萋萋,低丘平原,空野寂寂,極目亦不見任何人跡,四處有翠色濃重的群山環繞,更有野兔野雞從草叢中衝出,一片生機勃勃,放眼望去,心中頓時開朗,心境幽靜。

侯希白這一個月,隱於暗處,觀察著傅君卓教導雙龍武功,於七日前離開,返回了高句麗。

山谷中只餘下了寇仲和徐子陵二人,侯希白親眼看到二人無意間將《長生訣》中的兩幅圖練成了,這是天授,並不是他們真的領悟了《長生訣》的功法,只是於有意無意之間而成。

寇仲和徐子陵二人修煉相輔相成,是真正的道侶,水火相濟,陰陽相合。

二人分別修煉的是《長生訣》中的第六幅圖和第七幅圖,寇仲練的是那幅似在走路的影象,經脈穴位以紅點虛線標示,與徐子陵那幅全無分別,但行氣的方式卻剛好相反。似是起始的粗黑箭咀,對正頭頂天靈穴。至於自此以下的箭咀卻分作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每色箭咀看來都像說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功法,不但路徑有異,選取的穴脈亦大不相同。其中很多穴脈根本是九玄大法中沒有提過的,又或提過,卻指明與練功無關的。

徐子陵那幅卻是仰臥的人像,粗黑箭咀指的卻是右足湧泉穴,七色箭咀的最後歸結卻是左足湧泉穴,不像寇仲的重歸頭頂天靈穴,複雜處則兩幅影象都是不相伯仲。

寇仲練功時需要像影象之中那樣閉目走來走去,而徐子陵卻是要躺下來,才更加適意,一動一靜,各異其趣。

一日,徐子陵腳心發熱,像火般灼痛,接著火熱上竄,千絲萬縷地湧進各大小脈穴,那種感覺,難受得差點令他想自盡去了結那種痛苦,寇仲卻是另一番景象,一股奇寒無比的真氣,貫頂而入,接著流入各大小脈穴,凍得他差點僵斃,不由自主奔跑起來,使氣血仍能保持暢順。

二人也是無知膽大,靜心守意,物我兩忘,進入似睡非睡,將醒未醒的奇異境界。精神念頭只是虛虛渺渺,精固定在某一難以形容的層次,一躍進入先天之境,雖然真氣內力粗淺不堪,卻不亞於一步登天,造化機緣之奇,讓人費解。

侯希白眸子裡泛著瑩光,溫潤如玉,眉心微微發亮,一顆虛實難辨的舍利子,圓坨坨,光燦燦,丟溜溜的旋轉著,散發著智慧功德之光,照耀周天,寇仲和徐子陵的一分一毫的變化,根本瞞不住侯希白的觀察。

雙龍頭頂的氣運也發生了變化,赤龍和白龍相互交纏,如膠似漆,騰空於九天之上,龍吟之聲震動天地,風雲匯聚,原本還是豔陽清朗的天氣,瞬間就變為了烏雲密佈的陰雨天,淅淅瀝瀝的小雨,伴隨著轟隆隆的雷鳴,落了下來。

九天之上降下了一道青氣,赤龍和白龍猛地張開巨口,一龍一般,將其吞下,二龍猶如得到了滋潤,身形不不斷膨脹,變大,不過片刻的功夫,就化為了百丈巨龍,趾分五爪,龍鱗片片,猶如金鐵鑄就的,堅韌冰冷,散發著威壓的威壓,仰頭咆哮,盤旋扭動,在雲雨之中嬉鬧,好不自在,讓人豔羨。

侯希白收回了目光,澄淨明亮的眼眸中,帶著幾分若有所思,低頭自語道。

“天地垂青,這兩個人果然是老天的乾兒子,難怪二人可以一步登天,跨越先天之境,攪動天下風雲,最後更是成就了大宗師之境!”

侯希白抬頭看著寇仲和徐子陵二人,臉上沒有任何的豔羨之色,他明白天道無常,有借有還的道理,別看寇仲和徐子陵日後蹦的歡,最後卻也沒有平定天下,破碎虛空,不過是匆匆歲月中的一道漣漪,很快就被時間的流逝撫平了,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這句話用來形容寇仲和徐子陵二人最合適不過了,他們在佔據了優勢下,居然被慈航靜齋直接勸說的投降了,完全被顧忌自己的那些一起打天下的老夥計和屬下,只顧自己風流快活,也是天真幼稚的可以。

甚至連宋閥這等龐然大物,都被坑的不要不要的,李世民統一天下後,哪裡還有宋閥的生存空間,也衰落了下去。

寇仲和徐子陵二人的做法,可以說坑死了無數看好他們的人,簡直就是腦殘弱智,就是傳說中的豬隊友。

侯希白暗中又盯了一段時間,寇仲和徐子陵才將《長生訣》埋入了地下,然後攜手離開了山谷。

侯希白身形閃動,出現在了埋經之處,手掌一揮,真氣湧出,泥土翻湧,將《長生訣》震了出來,伸手一招,經書到手,開啟了經書,翻看了一遍,無數的武道奧義充斥心間,細細品味,將其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