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三章 天授其才,九玄大法 (第1/4頁)

加入書籤

宇文化及冷漠的眸子裡浮現了一絲不甘心,《長生訣》只差一步就可得到,他費力擊殺了揚州第一高手石龍,沒想到被兩個小混混橫插一扛子,摘了果子,怒哼一聲,轉身回了揚州城,他要調集戰艦,再追擊傅君卓幾人。

寇仲和徐子陵看著大發神威的傅君卓,心神不能自持,對其敬若神明,就要頂禮膜拜,表達內心的敬佩景仰之情。

忽然,傅君卓頭頂的竹籬四分五裂,化為了碎片,射入了江中,檀口一張,一道血箭吐出,身體癱軟無力,立馬盤腿坐下,準備調理內傷。

寇仲和徐子陵二人見狀,驚呼一聲,雙雙向著傅君卓撲去,小臉上帶著擔憂之色。

傅君卓一揮手,掌風勁烈,將二人推了回去,冷漠的看著二人,斷然拒絕了他們的靠近,冷聲道。

“不許靠近我!”

寇仲和徐子陵二人,呆呆的看著盤膝閉目調息的傅君卓,一時不知該做些什麼,漁舟隨著江風,隨波逐流,離揚州愈來愈遠了。

不遠處,侯希白站在一艘小船上,將剛剛看到的畫面不斷回憶,命船伕緊隨其後,自己卻自顧自的開啟百美扇,揮筆潑墨,勾勒著傅君卓的畫像。

一位白衣女子,站在大江孤舟之上,持劍而立,身姿婀娜,神態英武,秀容之上滿是寒意,漠然而又堅定,嘴角一顆小痣,格外嫵媚,風采逼人,鋒芒銳利,好一位女劍客。

侯希白收筆而立,看著扇面之上的女子,神意兼備,栩栩如生,有著莫名的鋒芒從畫中傳出,讓人汗毛倒豎。侯希白頗為滿意的點點頭,將扇子收起,別在了腰間,負手而立看著不遠處的漁舟上的寇仲和徐子陵二人,眸中上閃爍著光芒,不知在想些什麼。

良久,一聲嘆息在江面之上響起,傳出了好遠,侯希白感嘆道。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寇仲、徐子陵二人都是資質過人,悟性靈透,只是因為出身孤兒,所以荒廢了年歲,如今得到了《長生訣》,遇見了傅君卓,就是他們二人的機緣造化,將要蛻變成龍,乘風翱翔於九天之上,攪動天下風雲變化。

丹陽城乃揚州城上游最大的城市,是內陸往揚州城再出海的必經之道,重要性僅次於揚州,欠的當然是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了。

城內景色別緻,河道縱橫,以百計的石拱橋架設河道上,人家依水而居,高低錯落的民居鱗次櫛比,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水、路、橋、屋渾成一體,一派恬靜、純樸的水城風光,柔情似水。

城西碼頭之上站滿了登船的人,整條江河之上,只有大船從西邊開來,卻沒有向西開去。

侯希白站在碼頭之上,看著滿江的商船,若有所思,東海李子通的義軍,剛渡過淮水,與杜伏威結成聯盟,大破隋師,並派出一軍,南來直迫歷陽。若歷陽被攻,長江水路交通勢被截斷,所以現在人人都採觀望態度,看清楚情況始敢往西去

一位長得瀟灑英俊、風度翩翩的公子,比寇仲和徐子陵高了半頭,絲亳沒有文弱之態,嵴直肩張,雖是文士打扮,腰間挎著一柄寶劍,寶劍雖然藏於鞘中,卻又一股鋒芒透出,給人一種武功高超的感覺,他看著茫然的傅君卓三人,忍不住開口道。

“三位可是在等船?”

傅君卓一身白衣,手握利劍,眸子中滿是冷漠之色,聞聲看向這位公子,神色冷峻,寒聲道。

“我們自己的事情,與你何干?”

這位文打扮的公子十分溫和,並沒有因為傅君卓的惡劣態度,就有所退卻,躬身賠罪道。

“唐突佳人,我宋師道先此謝罪。在下本不敢冒昧打擾,只是見姑娘似是對江船紛紛折返之事,似有不解,故斗膽來相詢,絕無其它意思。”

傅君卓見宋師道態度誠懇,溫文爾雅,似乎只是好心,神色稍緩,冷意消減了幾分,依舊疏遠的說道。

“你說吧!”

傅君卓的態度絕對算不上好,宋師道卻如聞天音,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他之前在酒樓中用餐時,就看到了傅君卓三人,對羅剎女一見鍾情,臨走還不忘幫著買單。

如今在碼頭上見到傅君卓三人遇到了困難,更是喜不自勝,主動開口,想要認識一番。

宋師道將義軍打敗隋軍水師的事情說了一遍,看傅君卓臉上露出了焦急之色,連忙獻殷勤的說道。

“如果姑娘不嫌棄,可乘坐在下之船,保證縱使遇上賊兵,亦不會受到驚擾。”

宋師道這話口氣極大,畢竟李子通和杜伏威,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