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九章 少林求和,高層爭論 (第1/4頁)

加入書籤

嵩山少林寺,千年古剎,名震中外,武術界的第一大派,弟子遍佈海內外,有著幾十萬人,財大氣粗,高手輩出,是武術界的泰山北斗。

大雄寶殿,供奉著橫三世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另有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護衛,寶相莊嚴,威嚴神聖。

大殿中的香爐中常年香火不斷,檀香瀰漫整座大殿,讓人心神安定祥和,不斷有著信徒進入大殿,拜倒在三世佛前的蒲團上,虔誠祈禱,希望可以得到佛祖保佑,獲得名利情愛,卻不知這也只是泥胎木塑,求人不如求己。

大殿的一處偏僻的角落,兩位僧人正在低聲交談,一位身穿武僧服,幹練英武,身材魁梧精壯,國字臉,虎目明亮,帶著威嚴的氣勢,猶如一頭猛虎,攝人心魄,威武不凡,這位武僧正是行勇和尚。

行勇和尚微微躬著身子,在他的面前的僧人,並不高,只有一米七左右,瘦弱無力,鬚髮斑白,臉上有著一道道的褶子,身上的肌肉鬆弛無力,一看就沒有練過拳術,身上披著赤金色的袈裟,面色平靜的聽著行勇的彙報。

“永色並無大礙,對方手下留情,明顯是不想和少林寺發生衝突!”

“李道清讓我轉告方丈您,只要少林寺不叛國,他不願插手少林的事情,兩派各走各路,互不干涉!”

沒錯,這位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僧,就是執掌少林寺的方丈,永信大師,他雖然是少林弟子,卻不懂國術,精於商業經營,正是他讓少林短短三十年間,就發展成了龐然大物,威震海內外,弟子無數,高手輩出,佔據了武術界第一大派的名頭。

即使如今,金蟾派出了李道清這麼一位,古往今來第一大宗師,成就了至誠之道和見神不壞的兩大道果,依舊不能和少林聲勢相比,門中弟子稀少,高手也不如少林寺多,除非李道清放開手腳,對少林寺的高手大開殺戒,方可以將少林擊潰。

如果李道清如此做了,必然會被上面忌憚,國內再無他容身之地,只能叛逃出國,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練武修行吧,沒必要和少林寺爭名奪利的。

永信大師雙手合十,渾濁的眸子裡,閃過思索之色,眉頭緊皺,良久才嘆了一口氣,誦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那李道清修為如何?”

行勇聞言,腦海中浮現出了李道清出手之時的威勢,虎眸中閃過欽佩之色,讚歎道。

“李道清修為深不可測,絕對已經踏入了抱丹之境,成就了拳術大宗師的境界,不可力敵!”

永信大師雖然不曾練武,但是也知道丹勁大宗師意味著什麼,他們少林寺中就還有一位碩果僅存的丹勁高僧,雖然年事已高,氣血體力大減,依舊是少林寺的最大的底蘊,有他在,就可以為後輩弟子指明道路,傳授丹道玄妙,是真正的活秘籍,價值不可估量。

“難怪上面對金蟾派如此重視,原來是出了一位如此年輕的拳術大宗師,日後有望成就佛陀境界!”

“看來日後和金蟾派之間,最好是井水不犯河水!”

永信大師眸子微凝,臉上帶著幾分凝重之色,顯然李道清的修為讓他感到了忌憚,這就是丹勁高手的震懾力,即使是少林寺這等龐然大物也要慎重對待。

永信大師精通權術,知道衡量利弊,低頭思索了一番,這才說道。

“既然李道清手下留情,永色沒有大礙,我們也要投桃報李!”

“金蟾派大弟子關中義如今正在軍中建功,利用我們的關係,將他往上升兩級,相信金蟾派自然會明白我們的意思了!”

行勇和尚點點頭,他是少林武僧教頭,少林寺在軍中的弟子,大多他都教導過,在少林寺地位尊崇,這事需要他聯絡軍中的少林弟子才能辦好。

“方丈,我知道了,今天我就聯絡段國超,讓他使使勁!”

“這事交給你了,一定要儘快!”

行勇和尚雙手合十,鄭重的點點頭,轉身向著大殿後面走去。

永信大師看著來去匆匆的香客信徒,眸子裡帶著幾分陰鬱之色,少林看似昌盛,但是隱患不少,沒有新的丹勁大宗師坐鎮,總是少了幾分底氣,面對金蟾派難免低了幾分。

“哎,車到山前必有路,永色這才受傷也不是毫無收穫,和李道清交手一次,足以讓他窺見幾分丹勁玄妙,十年內有望成就抱丹之境,也算是因禍得福!”

永信大師臉上終於露出了幾分笑意,這是他這幾日聽到的,最好的訊息,比起少林子公司上市都要讓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