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十一章 眉間白毫,打人掛畫! (第1/4頁)

加入書籤

只是如今李道清氣血之丹還未大成,無法打破虛空,見神不壞,但是卻也提前擁有了一些見神不壞的神通手段,比如保持巔峰狀態,即使百歲依舊可以有現在的戰力和體力,堪稱一個弱化版的不壞無漏之體。

玄元道人老懷大慰,手撫長鬚,滿是驕傲之色,他培養出了一位丹道高手,金蟾派自此可以在武當山上稱第一了,即使是面對少林寺這種龐然大物,也能挺直腰桿了。

“好好好!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合希夷即自然。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我金蟾派終於再次出現了一位抱丹之境的高手了!”

李道清現在就是玄元道人的眼珠子,最是珍視,滿眼都是李道清的身影,眼珠子一動不動,直勾勾的看著他,身體微微顫抖,雖然已經平靜了一些,心中還是激動的。

李道清攙扶著幾乎不能拿捏勁力的師父,向著臥房走去,玄元道人這段時間,神經緊繃,又經歷了大喜大悲,氣血波動過於厲害,還是先休息一下,睡上一覺,第二天就好了。

玄元道人也知曉自己的情況,十分順從的回了臥房,躺在了床上,不一會就感到了睏意,緩緩閉上了雙眸,陷入了深入睡眠之中。

李道清幫著蓋好被子,掖好被角,這才輕手輕腳的離開了房間。

翌日,青松和蒼柏兩位道童才回了文曲峰,昨天他們在山下的吳泉南的中藥骨科診所住的,因為玄元道人並未將李道清抱丹的事情的告訴二人,所以整個武當山都無人知曉金蟾派多了一位丹境高手。

李道清抱丹成功後,並沒有懈怠,每日坐在文曲峰山巔之上,打拳練武,壯大氣血,改善體質,只要等到丹道圓滿,就可以踏入罡勁,然後再打破虛空,見神不壞,成就不見不壞之境。

不見不壞之境,這是原著中的王超等人都為才能成就的道果,需要精神踏入至誠之道,不見不聞,覺險而避,肉身修為也要臻至打破虛空,見神不壞之境,這樣的圓滿道果,千古未有。

修行中人,一般而言,有人專注精神修為,有人擅長拳術肉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難兩者兼修,所以至誠之道雖然少見,當代至少還有一位唐紫塵,不壞無漏之體也是難得,神、王超和巴立明,日後都踏入了這國術中的最高境界,但是要是讓他們兩者兼得,卻是不可能的。

李道清站在懸崖峭壁之上,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充滿了美感,行雲流水,處處見圓,時時成丹,身上氣機圓融無漏,手攬日月,腳踏天地,氣吞山河,神聖偉岸。

李道清招式圓融,口中還不時的發出雷音,震盪氣血,全身都在微微顫動,毛孔緊閉,熱氣不出,猶如神火,煉化體內的氣血大丹,使其成熟。

不知過了多久,山風都已經停了,李道清這才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略帶黑灰之色,足有三尺,猶如氣箭,久久不散。

李道清如今每日都有精進,氣血日日強大,體質更是增強了不少,就連對氣血的拿捏掌控能力,又有極大的長進。

李道清身上面板微微顫動,一團血氣湧入了面板之下,逆流而上,來到了臉上,最後停在了眉心位置,凝聚成了小紅點,化為了一枚吉祥痣,好似傳說中的佛祖眉間的白毫。

白毫,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間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轉,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初生時長五尺,成道時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毫光可照耀大千世界。

李道清修為精進,對氣血控制更加如意,能隨意控制身上的氣血迴圈,想血湧到哪一塊,就湧到哪一塊,甚至最後可以凝聚成一個小紅點。

道經中曾有記載:“丹繞太極,向北斗升騰,能朝見真武之神。得玄天真水以迸玄天離火。”

古人中的大賢者是把自身比如成天地,而把自己的穴道比如成神。小腹北面皮脂下面的血門商曲穴,是真武之神。人能把全身的重心氣血控制到這個位置,便是朝見到了真武之神。神就藏在自己的身體裡面。

經丹道經中說的雲裡霧繞,極為玄妙,其實堪破了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李道清將身上氣血化為了一枚吉祥痣,存在了印堂穴中,就是這個原理。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正如《六祖壇經》所言:“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佛經裡面上百萬卷經書,裡面的描述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但六祖慧能一句明心見性就將其說明白了,見性即佛,其他的都是假的、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