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曹操登基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時曹仁、曹洪跨入殿中,身後跟著三百鐵甲,手持利劍,殺機凜然,注視著天子,厲聲喝道。

“還請陛下禪位魏王!”

劉協看著那利劍寒芒,一臉頹然,癱坐在地,絕望的說道。

“朕願將天下禪於魏王,幸留殘喘,以終天年。”

華歆這才鬆開了龍袍,俯視著地上的天子劉協說道。

“魏王必不負陛下。陛下可急降詔,以安眾心。”

劉協令陳群起草禪國之詔,令華歆齎捧詔璽,引百官直至魏王宮獻納。

王朗宣讀詔書:“朕在位二十三年,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復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是以魏王既樹神武之跡,又光耀明德,以應其期。歷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竊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丞相魏王。王其母辭!”

曹操推辭未曾奉詔,讓王朗作表,自稱德薄,請別求大賢以嗣天位。

天子劉協見此驚疑不定,不知曹操究竟是什麼意思,不由問道。

“魏王不受,我能如何?”

華歆再次上前奏道。

“魏王受王爵之時,三辭而詔不許,然後受之,今陛下可再降詔,魏王自當允從。”

劉協這才明白,心中雖然悲憤,依舊只能按照華歆所說,再次下詔。

“諮爾魏王,上書謙讓。朕竊為漢道陵遲,為日已久;幸賴魏王,德膺符運,奮揚神武,芟除兇暴,清定區夏。至德光昭,聲教被四海,仁風扇八區;天之歷數,實在爾躬。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勳禪以天下;大禹有疏導之績,而重華禪以帝位。漢承堯運,有傳聖之義,加順靈袛,紹天明命,使行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皇帝璽綬。王其受之!”

曹操唯恐日後留下篡竊之名,命張音將璽綬帶回,暗中卻命令華,讓天子劉協築一罈,名受禪壇;擇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盡到壇下,天子親奉璽綬,禪天下與曹操。

天子劉協不敢不從,只能照做,遣太常院官,築起三層高壇,擇於正月初十午日寅時禪讓。

到了正月初十,天子請魏王曹操登壇受禪,壇下集大小官僚四百餘員,御林虎賁禁軍三十餘萬。

天子劉協親捧玉璽奉於曹操。曹操這才受之。壇下群臣跪聽詔書。

“諮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兇恣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有魏王,恢文武之大業,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採,師錫朕命。全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君其袛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huanyuanapp 】

讀詔已畢,魏王曹操這才受八般大禮,登了帝位。改年號為元武初年,國號大魏。

曹操並未做絕,將劉協殺了,而是封劉協為山陽公,食邑萬戶,允許他在自己的封地保留天子禮儀、建漢朝宗廟以拜祭先祖,也算是得了一個善終。

曹操登基為帝,衛仲道上奏,變法改制,成立內閣,設立六部,引得一片譁然,好在曹操威望甚高,壓制了朝堂上下的反對聲,將其順利實行。

又有陳群上奏,建議曹操實行九品中正制,被衛仲道強烈反對,指出了此法貽害無窮,不可實行。

九品中正制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但由於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會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標準,最終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衛仲道為此提出了科舉制,並且改良了造紙術,拿出了活字印刷術,使得書籍知識不再被世家門閥壟斷,曹操大喜,靠著手中的刀劍,在世家都反對的情況下,依舊推行了下去。

等到這些事情平息,已經是元武三年,曹操這才搞定了世家的反對聲,統一了國內的意志,這其中過程自然是腥風血雨,不知砍下了多少首級,不少的世家都沒落了下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